对于今日中国的企业界来说,十五年,真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年份了。
十五年前,一个叫牟其中的四川人做成了一笔“罐头换飞机”的生意。他在从万县到北京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河南人,从后者口中,他得知正面临解体的前苏联准备出售一批图-154飞机,但找不到买主。于是,异想天开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冒险的生意。就在他的空手倒腾之下,南德、川航与前苏联方面达成协议,中方用价值4亿元人民币的500车皮日用小商品换购4架苏制图-154飞机。牟其中顿时成为当年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十五年后的今天,牟其中在湖北省洪山监狱里读报跑步。
十五年前,一个叫仰融的人打算把中国的公司送到美国去上市。7月,他以1200万美元买下沈阳金杯汽车40%的股份,然后开展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最后让这家公司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十五年后的今天,仰融出逃海外。
十五年前的美国《商业周刊》这样描写中国:“在广州的自由大道上,塞满了巴士、出租车和摩托车。而商店里是可以随意购买的派克笔、索尼CD播放机和芭比娃娃。每天傍晚收录机、万宝路香烟等从香港运到广东海岸。”它们合法吗?也许不,然而根本没人在意。
十五年前,人民币与美元的官方汇率是5.82267元兑换1美元,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人民币应当贬值。十五年后的今天,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与当年的声音一样响亮。十五年前,乡镇企业几乎在所有的领域把国营企业打得一败涂地,乡村集体企业实现利润首度超过国营企业,十五年后,国营企业在垄断行业表现出来的强势和高利润率让人叹为观止。
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参加工作刚刚满一年的新华社记者。我受命去采访一家叫“娃哈哈”的街道小厂,它在4月份购并了全国十大罐头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厂,在当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那个后来闻名全国的厂长宗庆后还是一个十分腼腆的中年人。十五年后,这家当年的街道小工厂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饮料公司,今年春天,它与法国大股东达能公司锋芒相对,硝烟至今未散。
十五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商业故事似乎总是这样:由奇迹起步,然后,奇迹开始吞噬自身。十五年来,中国企业家其实一直不乏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和新制度,他们对管理的认识,对制度的理解,以及对全球化的体验,都已经到达了新的境界。但是,我总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那种并非建立在理性和公平性上的变革逻辑至今还如此顽固地笼罩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国家。十五年来,几乎所有的公司神话,都涂抹着一层不可思议的光彩,而事实上,无所畏惧的丛林法则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商业。我们真的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微妙和让人惊心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