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窑炉工作者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从初期的引进、消化、模仿外国窑炉,到今天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并出口窑炉,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近日,全国陶瓷窑炉和节能技术发展方向研讨会在佛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窑炉、节能技术专家共同探讨中国陶瓷窑炉和节能的发展方向。
高力明:陕西科技大学绿色、灵活、安全是窑炉发展方向随着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窑炉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对于陶瓷工业及窑炉的要求,也由“高产、优质、低消耗”逐渐转向追求“优质、低耗、高产、灵活、绿色”等更能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于窑炉,希望能对燃料种类有一定的适应性,如:窑炉启停快,即烘窑投产快、降产停产快;烧成工艺制度有较大的调节余地,以适应产品的品种、规格的变化;另外,还要使窑炉设计、施工实现规格化、系列化、轻量化、工场预制化、现场装配化,力求设计、施工周期短,维护修理快。
对于绿色,要求各工厂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燃料,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窑炉要减少烟尘、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车间噪音、窑体蓄热和散热,改善车间热环境和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实现低温快烧,充分利用或节约使用原燃料等的资源。
万冬梅:广东佛陶集团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和提高辊棒性能是关键在辊道窑中,辊棒起着承载和传送产品的作用,其强度和高温力学性能决定了辊道窑的使用温度和装载量,进而决定辊道窑的使用范围。
为适应当前陶瓷砖大规格、高产量的生产需要,辊道窑内宽已由当初的2.5m增加到3~5.5m,烧成温度由1180℃提高到1280℃,烧成周期从原来的55~80分钟减到30~60分钟,窑炉日产量从3000~4000m2增加到10000~15000m2,燃烧系统从隔焰式或半隔焰式发展到明焰烧成。辊道窑的这一变化需要辊棒跨度更大,长度要达4~4.5m,外径从33.7mm扩大到60mm,外径公差要求△D≤0.5mm,荷重由25kg/m2增加到40kg/m2。同时使用温度的提高,烧成周期的缩短,导致了陶瓷辊棒在单位时间要承受更大荷载和更大的转动力矩,进而要求辊棒有更高的高温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此外,随着辊道窑在日用陶瓷、卫生洁具和玻璃行业中的应用,对辊棒性能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海发:佛山金甲陶瓷科技公司洁净环保能源是珠三角发展主题随着珠三角地区新的经济模式的建立,陶瓷窑炉的能源应用一定会随着陶瓷产业的调整做出新的选择,洁净环保能源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随着投资超过70亿元的广东海洋天然气项目工程的投产,未来管道天然气在陶瓷行业中应用将成为可能。
今后1~3年的过渡期内,燃料柴油、重柴油仍将是佛山地区窑炉的主要应用能源;过渡期后,随着产业分布的重新调整,大部分陶瓷企业迁移远离城市中心地区,包括今天的石湾、南庄等地带,剩下少数标志性陶企将逐渐使用管道天然气、罐装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料柴油包括喷雾塔,对于一些特种陶瓷或高附加值的产品甚至可以使用电力;地处珠三角内的非城市中心地区如高明、三水等地的陶瓷企业,将使用洁净柴油为窑炉的主要燃料;而珠三角外围区域如清远、肇庆、河源、惠州、饶平等的陶瓷企业,未来一种产气过程更环保、煤气质量更好、燃煤利用率更高、操作更安全的中心煤气站可能会在企业较集中的区域得到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陶瓷业环保能源多样化的需求,窑炉的设计技术将更精细化,并将在辊道窑的传动、低压燃气烧嘴、辊道窑炉长、自动控制技术、建窑材料及辊棒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胡仲寅: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红外涂料可提高窑炉寿命和节能在窑炉中,一般以辐射传热为主,它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气氛主要分为氧和氮,对辐射传热不敏感、热损小,因此可用强化辐射传热技术来达到节能。而红外加热是以红外辐射对物质的加热作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加热技术,实践应用证明:在窑炉的内衬上喷涂εn≥0.85的高红外发射率涂料后,能起到抗高温气流冲刷、侵蚀、提高窑炉使用寿命和节能等多功能效果。经热平衡及燃油单耗测试,其节油率达到5.17%,窑体散热量降低了3.48%,涂层使用一年后,仍保持完好,还基本解决了原炉衬轻质高铝砖的疏松和粉化掉渣等现象,延长了窑炉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