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窑
(一)传统装窑
1.叠装
把伞状底钵一层层重叠起来,最高可叠至5层;将欲烧的粉盒类等坯体放在每层盘上,每层可放3~8个。
2.复舍叠装
即使用支钉和垫圈,把同类器物相叠,大件中套小件,以增加装烧量。或不使用支钉和垫圈,将碗内底部旋露出一圈瓷胎,称之为“涩圈”或“干底”,器物层层相叠时,以免粘釉。罐类采用垫饼正烧法,碗类采用叠装正烧法,大型碗类采用垫圈支烧法。瓶类将瓷坯直接放在托座上。盒类须先将盘钵置于托座上,再把盒坯放在盘钵四周,1钵放置6~8个,然后在盘钵上加1垫托,上面再置1盘钵,钵上再置瓷坯,依次叠装。
3.套装
即在大型的钵类器物或碗类器物内套烧小型器物。采用对口烧器物,中间套1支圈。
4.匣钵叠装
将匣钵放于匣钵垫上,在匣钵内装入瓷坯,然后一个个依次重叠,一直叠至窑琐。为避免器物烧时粘连.瓷坯与匣钵中间加1个垫饼或垫圈,使瓷坯与匣钵保持一定距离。盘、碟、盒的装法均相同,所使用的匣钵种类不同。盘、碟和一些浅形器,采用钵体宽矮的平底钵或小环底钵。折腰弦纹碗使用环凹底钵。
5.匣钵复叠法
视坯体高度重叠扣套圈,置一莲瓣纹碗,不采用匣钵,将碗正放于托座上,其上再复扣一瓷碗坯,依次仰复装置,为对口装。其他一些浅形器,也采用这种装法。口边无釉(即涩边)的碗,为芒口碗,采用支圈烧造,将未经焙烧过的支圈,放于耐火泥饼(垫饼)上,再把瓷坯置于支圈上,依次叠烧,称为芒口碗复烧法。
6.匣钵正烧法
明、清时代,使用匣钵支烧,即正烧方法。青花瓷,一般采用正烧法和对口烧法两种。碗、盘、盆等器物叠装在匣钵里烧,1匣装1器;小型杯类或盏类,采用对口烧,用对口烧法的器物,其口部称粗口。
新中国成立后,匣钵正烧法的操作更加规范。装窑前要榆查窑壁是否裂缝累渣,窑盖是否完好,累渣要清除,坏者要修补好。窑内要打扫干净,窑底用土垫平,撒上一层沙和谷壳灰,或者用匣钵做成固定的窑底,俗称墭头。窑内壁用耐火泥浆刷糊一次。
匣钵有新有旧有坯,每一柱的底部装几个完好的熟匣钵,新匣钵装在上部,破损匣钵一般不用,要用需修补后放在上部。匣钵有硬口、软口之分,即一边高、一边低,匣钵装成柱状时,软硬口要转动调整,对正装直。烧过一二次的匣钵与烧过多次的匣钵大小有别,装柱时要加以选择,调整顺序。如果一窑装有几种价值不同的产品,价值较低的产品装在窑头冷目或每柱底部的匣钵,价值较高、质量要求严格的产品,装在比较好的窑位,即窑的中段和后段,以及每目中间几柱的匣钵。
装匣钵时,钵底要刷干净,擦上泥釉浆,以减少落沙。装窑时,匣钵口刷上一层湿谷壳灰浆,防止钵体粘结。20世纪80年代起改用氧化铝等物品。
匣钵内的垫饼摧压要平,坯胎要放平放正。叠装的碗类,应留有碗口的间隙,以防杯口互相粘结。盖上另一个匣钵时,匣钵不要与碗坯相碰或接触。移动和安放时应端平、端稳。
每目(节)窑装前要事先计划.安排好匣钵柱的位置,柱与柱之间的距离约3~4厘米,与两边窑墙的距离约15~20厘米,与窑盖距离约10~15厘米。两旁互相靠近的匣钵柱要卡紧,保持稳定。
匣钵下部要装正,上部逐渐向中心稍微倾斜,若1目间装5排七柱,则第三排装直,第一排向后斜靠3厘米,第二排向后斜靠2厘米,第四排向前斜靠2厘米,第五排向前斜靠1厘米。
为使匣钵柱保持稳定,各柱匣钵前后左右的隙缝,用破匣钵碎片塞紧,塞的高度要相同,使着力点成一条直线,互相靠紧。
德化龙窑和阶级窑沿用传统的匣钵叠装正烧法。阶级窑匣钵装窑时,由火柜连接第一间,以3横排列,每横7个钵位(习称竖洗);第二间4横7竖,三音9竖,四间11竖,五间13竖。龙窑窑头至第六目为冷日,装烧小杂件。龙窑匣钵位,一般以热目段(第六目)以上计算,每目3横5竖。每钵累叠成竖(柱),按钵头排列装满,四周均放有通火道。阶级窑每间火屏下(俗称炉底)放五点照仔,近火屏边竖(柱)均放照仔样一作为测定温度、成熟之用。
(二)新式装窑
20世纪80年代,采用隧道窑、辊道窑(滚底窑)、井式窑、电热井式窑等,装窑方法趋于多样化。
1.隧道窑和井式窑
有明烧和匣钵烧两种。明烧时把陶、瓷坯放在碳化硅板或莫来石板上,用支柱(狗脚)作支撑,一层一层相叠,装在窑车里,通过轨道推进窑膛。叠时竖要装正,留有适当的间隙,以便火焰通行。用匣钵(窑墙)装烧的隧道窑,把瓷坯盛于匣钵中,置于窑车的平台上,匣钵一个一个相叠,竖叠时要正,竖与竖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中间一行保持垂直,两边稍微向中心斜靠,呈抱心状。窑车用推进器送进窑膛。
2.辊道窑
窑车依靠链条传动窑底辊筒推进。装烧技术与隧道窑基本相同。
3.电热井式窑(堀仔窑)
窑形固定,用支柱(狗脚)作支撑顶住碳化硅板,把瓷坯置于碳化硅板上,层层相叠,直至装满。
4.蒸笼窑(炉)
窑形为叠层式,有高有低,瓷坯高者,直接把瓷坯放在窑中即可,形体较小的瓷坯,亦可以用碳化硅板,采用层装或叠装方法装烧。
二、燃料(能源)
德化窑烧制陶瓷使用的能源,主要有柴、松枝、山芒、煤、气、油等,20世纪70年代后,又逐步改用以电为主要能源。
(一)柴草
新中国成立以前,烧制陶器用薪炭柴、山芒、杂木等为主,烧制瓷器以松木、松枝,辅之杂木。松树含有松脂,用松柴烧瓷温度高,火力大。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窑烧瓷仍以松木及杂木为主。1985年,第五瓷厂把传统龙窑改为烧山芒、松枝的新型龙窑。1991年后改用气、油、电烧瓷。
(二)煤
1966年,德化瓷厂用永春天湖山无烟煤块作燃料烤花试验成功,开德化以煤代柴烧瓷之先河。1958年3月,经10多次试验,改柴为煤烧瓷获得成功。8月,用无烟煤和柴混合烧瓷成功,成品率达83.7%。1959年,德化瓷厂阶级窑改为煤柴合烧。同年,还建成无烟煤烤花隧道窑2座。1965年,该厂又建2座倒焰窑,用烟煤作燃料。此后红旗瓷厂、县二轻工艺陶瓷厂以及部分社队瓷厂建倒焰窑,用煤作燃料。1982~1986年,德化瓷厂用天湖山低热值无烟煤粉和石灰为原料,加工成碳化煤球作燃料,最高温度(还原焰)可达1400℃。同期,全县乡村瓷厂用煤作燃料的窑有12座。20世纪末,必德陶瓷有限公司仍用煤烧瓷。
(三)气
1960年,德化瓷厂建成混合煤气炉和通风煤气炉各1崖,用煤产牛煤气,用煤气烧瓷试验取得成功。1975年1月,德化瓷厂56米热煤气隧道窑投产。1966年初,热煤气改成冷煤气烧瓷成功。至21世纪初,烧窑、烤花、干燥仍用冷煤气。
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厂家的隧道窑和井式窑仍用液化气烧窑。
(四)油
德化烧制陶瓷使用柴油、煤油等。
1972年12月,德化瓷厂第一座柴油隧道窑点火。1973年,红旗瓷厂隧道窑用柴油作燃料。1989年,国宝瓷厂、福美瓷厂、继美瓷厂、第五瓷厂等的隧道窑开始用柴油作燃料。20世纪90年代,全县陶瓷厂家大量兴建隧道窑、立方窑,均以柴油作燃料。90年代初期,柴油供应紧张,有的厂家改用重油。90年代末,少数,一家用松焦油、车胎油烧制陶瓷。至2l世纪初,德化烧制陶瓷的隧道窑、立方窑大部分用柴油作燃料。
(五)电
1977年2月,德化瓷厂建成并使用电烧隧道窑。1979年,全县开始推广以电代柴。
1981年3月,县成立节能办公室。东漈瓷厂、石鼓瓷厂和杨梅瓷厂等建堀仔窑、电热烤花炉,试验用电烧瓷。1986年,第五瓷厂承担县电气化办公室下达的39米长电热隧道烤花窑研制项目,用铁铬铝电阻丝发热,可控硅触发器半自动控制,使用温度最高达900℃。至1988年,全县229家瓷厂中.有电热烤花炉283个,容量8414千瓦;烧成电窑84座,容量3950千瓦;隧道窑l5座,容量1490千瓦。全年烧制陶瓷用电1960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25.2%.年节省木材6.6万立方米。1990年底,全县有烤花炉291个,容量8734千瓦;电窑86座,容量为4040千瓦;隧道窑16座,容量1640千瓦。全年烧制陶瓷用电量2864万千瓦时。至2001年,全县电热烤花炉及电窑共500座(个),容量为10100千瓦,电热隧道窑24座,容量8570千瓦。全年烧制陶瓷用电量8000万千瓦时,占全县发电量的30%。
三、烧成
德化陶瓷烧成,俗称“烧窑”。唐、宋至元代中晚期德化窑采用还原焰烧成。元末以后出现氧化烧成,烧成过程因窑体不同略有差异。
龙窑封窑后,先在窑头投松枝、木材,点火燃烧预热。第六目火头呈微红时,打开第一对目孔(即烧火眼)投放燃料,烧到一定程度,再打开第二对目孔。用眼神观火色,或用温标(俗称“照仔”)测定烧成情况。烧足火候后再打开第三目投放燃料。以此类推,循序渐进,直至烧成为止。从窑头开始,前一目燃烧,后一目续烧氧化,烧过的目,温度保持稳定,辅以弱烧还原,称拖腔烧法。
阶级窑的烧成,从窑头火柜(俗称虎柜)内烧火道投放燃料,窑尾砌筑火屏及烟囱排气、排烟。烧窑工凭经验分预热、大火、中火、小火,循序渐进,直至烧成。
20世纪80年代前后,隧道窑、辊道窑、立方窑等随着电、气、油的使用,烧成方法也不断革新,除素烧、釉烧外,釉上彩和釉中彩制品还须经彩烧工序。瓷制品用还原和氧化烧成,陶制品用氧化烧成。烧成温度包括升温速度、最高正火温度、冷却保温等。
低温阶段,窑温在120℃~140℃以后,坯体内水分气化,温度升至350℃以后,水分基本排除,坯体的毛细管逐渐变小,坯件易扭曲变形甚至开裂,升温应均匀缓慢。
气化分解阶段,窑温在350℃~950℃左右,在400℃~600℃之间时,坯体尚未强烈烧结,结晶水和分解气体自动排除,有机物中的碳素自然氧化。这时若升温控制不当,氧化气氛不强,烟气流速较小,都会造成不完全氧化分解而影响质量。
高温阶段,窑温在950℃以上,直至最高烧成温度。高温阶段又分为氧化恒温期、强还原和弱还原3个不同气氛温度阶段。在确定气氛温度时,要掌握好氧化转强还原,强还原转弱还原两个温度点和还原气氛的浓度。氧化转强弱还原的温度,即气氛转换温度或称临界温度,是烧成中极为重要的温度点。强还原转弱还原的温度点也很重要。标志着还原结束,釉料开始成熟。
隧道窑烧成,还原气氛以前为预热带,还原至高温阶段称烧成带。倒焰窑烧成,还原以前称小火或前火期。强还原称大火或攻烧期,高温至弱还原称后火期。在高温保温时,温度平稳,不升不降称为平烧。
1988年,德化县陶瓷研究所与福建电子计算机研究所,联合研制电脑控制烧成装置。在窑炉最佳温度点安装热电偶,按产品需求,由键盘输入控温数据,对窑炉内温度进行监测,并实行自动化控制。热电偶测试点一般为1~8路,有的可增加至32路。进入21世纪初,隧道窑烧成基本采用电脑控制。
1992年,浔中龙东瓷厂承担县科委下达“白瓷中温还原烧成研究”项目,采用中温1310℃~1330℃还原焰烧出高白瓷。
瓷器烧成温度为1300℃~1400℃。龙窑、阶级窑温度控制凭实践经验,以眼力观察火色和火候,有的窑炉边放“照仔”孔,通过观察火色和“照仔”测定瓷器是否烧成。新中国成立后,烧成温度控制按照老方法。有的“照仔”改为“三角锥”、热电偶温度计、光学温度计作为测量温度的器具。新型窑炉出现后,烧瓷温度有的可低于1300℃以下。
陶器的烧成温度为1200℃左右。艺术彩陶,施以低温透明釉,经l100℃氧化焰烧成。轻质陶,施以低温无铅透明釉,使用无铅镉颜料和花纸,分别用1050℃~1150℃氧化焰一次或二次烧成。釉下彩精陶,坯体经1050℃素烧后,采用无铅镉花纸和颜料,施以无铅透明釉,1150℃~1170℃氧化焰烧成。半瓷,坯体经过llOO℃素烧后,施无铅透明釉,于1150℃~1190℃氧化焰烧成。紫砂器,不施釉,用1120℃~1190℃氧化焰烧成。炻器,用中温透明釉,于1200℃~1300℃氧化焰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