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的冲击,许多传统工艺便慢慢地被机械化所代替,在古瓷都德化,手拉坯只存在多数老人的记忆里,颜金锡是目前德化唯一一位天天在陶车上拉坯的人。当他听说政府要花大力气保护传统陶瓷烧制技艺时,这位年近耄耋的老瓷工笑了——
▲工作中的颜金锡,专注并且迷醉
瓷都耄耋拉坯工
“喏,像这样,你要它站着,它偏偏蹲下去;你要它精神一些,它却可能蔫了!”23日,在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17组,颜金锡正在向我们现场演示手拉坯。
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脸色红润,精神矍铄,一点看不出他的年龄。他解释说,手拉坯不但是一项体力活,还需要非常专注,日日劳作使他得到了锻炼,所以看起来要比实际年纪轻一些。
他的作坊非常简陋,一个挨着自家房子搭盖的小棚,不过十平米左右,“我只需要这么一小个角落!”他用手划出其中不到一半的地盘,几袋瓷土,一堆泥料,一台辘轱车,一根修坯用的竹片。原来旁边那架子上放满了的,是他儿子机械生产的陶瓷。
“这是一门慢工细活,效率低,但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在老人的作品室里,放置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花瓶、挂盘、香炉、笔筒……有些作品是按同样的图纸做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相同,可是细看一下,每一件都不一样。
“命不好啊,到老了还要劳作,”看到我们对他的作品赞叹不已,这位乐观开朗的老人家一边自我解嘲,又一边自我陶醉,“没办法,一天没坐上去转几转,这手里心里就不自在!”
▲一块简单的木板,就可供颜金锡揉泥
他见证了一部陶瓷史
老人13岁就到瓷厂打工,学的就是手拉坯,没想到这一晃已经过去60多年。他看着德化陶瓷业从国营企业到私营企业,从烧柴烧煤到烧电烧气,从单一的日用瓷到小工艺瓷、日用瓷、工艺瓷的百花齐放,随便选一个话题谈下来,都是一段历史。
“那时全是手拉坯!每个人都学,每个人都会,每个厂都用,当然,做得精不精、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老人指的是他当学徒那会儿。
最初颜金锡进的是三班集联瓷厂,1956年集联瓷厂改称人民瓷厂,那时,他和妻子郑雪英都已经是娴熟的手拉坯工人,并学会了造窑、烧窑等技术。不幸的是,1958年颜金锡吃沙巴鱼皮肤过敏,整整一年无法上班,便被当成自动离职。“夫走妇随”,不久被下放的郑雪英也干脆辞职,跟丈夫一起,过起了“流浪瓷师”、“流浪窑师”的生活,他们仗着自己的手艺到各地承办瓷厂,教当地人做瓷、造窑、烧窑,走遍了寿宁、永泰、三明、莆田、安溪等地。直到近年,老人发现德化没有人在做手拉坯,感到有些遗憾,便自己开了个小作坊重操旧业,卖给本地和外地一些带有怀旧情结的人,不想生意却还不错,这一开始就舍不得放弃了。
“1952年吧,位于德化城关西门的利民瓷厂出现了全县第一台机车,慢慢的,其他厂也跟着进机车了,到1960年左右,几乎所有工厂都没有了手拉坯工人。” 颜金锡老人解释说,机器操作简单、入门快,而且效率特别高。最简单的手拉坯,做碗一天最快也只能做200个,机器却能做一千来个;至于那些大件的花瓶什么的,手拉坯一天也不一定能做上一个,而机器一样能做上十几个。
颜金锡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几乎不会手拉坯,60岁以上的人会做但不精,只有70岁以上的人做得好一些,但也因为年久未做而几乎遗忘。“以后可能就没人知道什么是手拉坯啰!”
▲这一对凤尾金尊青花瓷瓶,是那年颜金锡专门为纪念自己70岁生日制作的
老瓷工笑了
“5个儿子,除一个在部队外,其他4个都从事陶瓷业,却没有一个肯向我学手拉坯!”谈到手拉坯这一传统工艺的保护问题,颜金锡老人显得有点茫然。他认为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的,一样事物被淘汰总有它的局限性,可是说起儿子们不学手拉坯,他的语气中还是充满遗憾。他说文化保护这个问题他不懂,赚钱多赚钱少他也不在意,但是他有一个小心愿,就是以后人们还能知道手拉坯、记住手拉坯。他告诉我们,70岁那年他特意制作了一对凤尾尊青花瓷瓶以作生日纪念。
产业发展与传统工艺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是全国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所说,在中国,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会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
可贵的是,如今德化从政府到部分企业,都在发展陶瓷经济的同时,注意起了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化瓷烧制工艺:“明唯工作室”的郭国明去年开始正式师从颜金锡,目前每天抽出半天前往学习;飞天陶瓷艺术研究所设有一个陶吧,经常邀请颜金锡前来演示及传授;德化县陶瓷学院专门购置几十台辘轱车,学院拟计划聘请娴熟的手拉坯工匠前来授课;而近期,德化县文体局正在策划一场题为《历史对话》的古今陶瓷精品展,以期用对比唤起记忆,推进德化陶瓷技艺的传承……
谈及这些,颜金锡老人笑了,脸上的皱纹也顿时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