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文化与历史的凝结。从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的“红陶釜”到21世纪国宴用瓷“中华龙”,8000年的陶瓷发展铸就了淄博璀璨的陶瓷文化。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的要求,淄博陶瓷文化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让陶瓷文化成为我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日用陶瓷要增加科技和文化含量,增加产品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淄博陶瓷在研制开发新材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各陶瓷产区的前列。曾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的合成骨瓷代表着日用陶瓷的国际先进水平。华光牌日用陶瓷和硅苑牌日用陶瓷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中华龙”国宴用瓷、礼品用瓷等许多产品进入北京中南海、北京钓
鱼台国宾馆。虽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日用细瓷在陶瓷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目前仅占11%,达到8060万件。
其次,美术陶瓷要走出“象牙之塔”,变展品为商品。在长期的发展中,工艺美术陶瓷界形成了一支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队伍,作品创出了淄博的特色与风格。淄博刻瓷艺术独树一帜,园林陶瓷别具匠心,光璨夺目的艺术釉、栩栩如生的雕塑,五彩缤纷的彩绘,气势恢弘的壁画,发人深省的陶艺,形成了淄博陶瓷文化的洋洋大观,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艺术评比中获奖。但是,还形不成产业化规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机会,展示淄博陶瓷文化艺术的形象,扩大市场订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厚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扩大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规模。实现工艺美术陶瓷产品的社会化、商品化,美化人民群众生活,扩大对外交流。
三是,开辟陶瓷文化旅游线路,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我市有“寨里窑”、“磁村窑”、“西坡地窑”、“博山窑”等许多古窑遗址,有现存的50多座“馒头窑”,这些都是我国北方陶瓷古窑文化的代表。有新建的“中国陶瓷馆”、“山东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这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
四是,进一步研究发掘淄博陶瓷文化。要充分发挥山东陶瓷工业协会民间陶瓷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定期确定研究课题。发动研究会会员对我市陶瓷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理清淄博陶瓷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探索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代表作品,在中国陶瓷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淄博陶瓷文化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