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老城区的消防隐患问题,是当前许多城市共同面对的痛楚。在有着“草鞋码头火龙城”之称的瓷都景德镇,千年窑火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辉煌,同时在消防安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也留下了遗憾。
景德镇老城区的古街里弄,素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之说。古朴典雅的古街里弄虽说凸现了千年古镇的风貌变迁和陶瓷历史文化发展,然而以古街里弄为主要特征的老城区,火灾隐患一直十分突出。据消防部门统计,今年以来,该市老城区居民火灾起数就几乎占到了火灾总数的30%。
如何加强老城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老城区存在的消防隐患,无疑是摆在景德镇市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老城区居民头悬“达摩克利斯剑”
今年1月29日至30日,景德镇市老城区中华北路、沿河东路连续发生了两起居民密集区火灾,这两起大火虽然都被消防官兵及时扑灭,但两起火灾还是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火烧连营”的惨剧,13间老房在两起火灾中成了断垣残壁,6户人家无家可归。
时隔两天,一个老城区,两场大火。看起来是一种巧合,却再次让景德镇老城区消防“软肋”暴露无遗,同时更像是在提醒人们,加强老城区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其实,一次次的失火之痛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早已深深地戳痛了该市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决策者的内心深处。痛定思痛,大家就如何加强老城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老城区存在的消防隐患,展开了调研。
消防人员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调查发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老城区建筑得以改建,但在景德镇市老城区仍然占城区面积80%以上。以中心城区珠山区为例,全区面积40.05平方公里,有15条街道,196条里弄,13个居民密集区。珠山区居民密集区的房屋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木板房,住户相当集中,建筑密度超过了75%。老城区的消防安全之严峻形势可想而知。
消防通道狭窄是最大的“硬伤”
消防人员在调查中,还有着更加惊人的发现。
珠山区古街里弄狭长,最长的约2500米,最窄的宽度仅0.5米左右,消防车无法驶入或靠近,成为扑救过程中最大障碍。而在景德镇老城区,这样的消防通道很普遍。消防通道狭窄成了古街里弄消防安全最大的“硬伤”。
公共消防设施不足,同样是景德镇老城区一直以来所面临的尴尬。老城区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当时限于客观因素,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监督体制极不健全,造成较多的先天隐患。老城区绝大部分的住房未配置灭火器,楼内无消火栓,无消防用水,防火间距严重不足。
位于莲花塘街道风景路的薛家坞居民密集区,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13条里弄,最长的里弄长达2500米,然而这里最突出的问题是消防水源缺乏。里弄内没有一个消火栓,周边范围惟一的水源——莲花塘也在2000米开外。一旦起火的话,里弄长、地势高、水带线路长和水源缺乏种种原因,势必不能有效地把火势阻隔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火灾扑救。
“2006年3月20日薛家坞居民密集区就曾发生一起火灾。那次本来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可惜消防车进不去,影响了扑救效果。”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至今仍感惋惜。
“消防车根本进不去!”消防人员再三重复着这句话,显得很无奈,“当我们赶到火灾现场时,发现消防车开不进去。当时,消防人员还是铺了消防水带进去灭火。我们把三辆消防车携带的所有水带进行铺设都达不到里弄的一半,后来还是支队指挥中心调派力量进行增援,补加水带线路,消防车泵的压力、水量仍然达不到要求,造成了13户居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0万元。”
电气线路杂乱埋下消防隐患
老城区的“先天不足”,自然是火灾隐患严重的根本原因。然而,由于一些后天的因素,同时也造成了新的隐患逐步增多。
位于中山南路的麻石上弄居民区,面积大约4.8万平方米,共有里弄23条,最长的360米、最短的也在60米以上,这一点几乎与薛家坞居民密集区相同。
不同的是,这里是商贸、人员集中的地区,在该居民密集区的十八桥商城和新跃购物广场是贮藏、住宿、经营“三合一”场所集中的地区。
这里的房屋用易燃塑料材料隔断、吊顶,许多居民仍然使用柴火、煤球生火做饭,有的把厨房设置在木板壁、木楼梯旁边,存在着非常大的消防隐患。
据统计,该地区从2000年以来共发生火灾27次起,受灾户120户,经济损失82.75万元,火灾数据触目惊心。
消防人员分析说,电气火灾是造成这些火灾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景德镇老城区火灾的成灾原因75%是电气火灾,火灾原因或是线路设计不合理,或是电气使用不符合规定,或是线路陈旧老化。
记者在景德镇的一些老城区看到,居民建筑密集,电线布置大多数混乱的现象十分普遍,部分居民密集区电线有的飘在巷子上空,有的扭成团挂在木墙上,线未穿管、裸露的电线直接铺设在可燃吊顶或可燃物上,开关用铁铜线代替保险丝等,随着居民用电负荷的增加,埋下了很多消防隐患。
政府投资改造老城区彻底消除隐患
“老城区是景德镇文化发展的历史象征,保护好老城区,很有必要啊!”一年近古稀的老人感慨地说。
老城区消防安全管理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题中之意。要从根本上消除老城区的消防隐患问题,出路在哪里?这是决策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老城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是件关系老百姓和谐生活的大事。加大政府投入,改造老城区,提高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消防人员说。
戴家弄和斗富弄是景德镇市典型的老城区,也曾是火灾多发易发区域。尤其是戴家弄市场的占道经营以及里弄的供水供电设施不完善,火灾隐患很严重,消防设施也没有得到改善,里弄发生火灾情况,消防车都无法进入。上述情况在2006年得到了解决,旧城区年久失修的房屋全部顺利拆迁,重修的新路也宽敞了许多。预计今年年内,随着旧城区改造建设的全面完工,昔日居住在旧城区的百姓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整天困扰居民的消防隐患将得到有效消除。
除了戴家弄和斗富弄之外,有的居民密集区还建立了居民消防安全自防自救点、划出了防火隔离带、增设了市政消火栓、改造了用电线路、重设了供水管网、清理了违章建筑、整顿居民密集区中的“三合一”场所、加强对老城区居民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现状。
登记造册让弱势群体得到特殊保护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老城区的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防火安全不够重视,也是造成居民密集区火灾多发的一方面原因。
原来,从景德镇老城区居住人员结构情况来看,主要是老人、小孩、贫困家庭和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由于他们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带来了一些消防隐患,同时也成了火灾最容易伤害到的对象。
在这方面,珠山区曾做过有益的尝试。珠山区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周国良告诉记者,针对辖区老房子的实际情况,消防人员在街道、社区干部的配合下,对辖区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进行过一一登记造册,随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此类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如果一旦有火灾发生,救援人员将以第一时间对这些弱势展开营救。由于措施到位,2006年春节期间,该区未发生一起火灾。
依据景德镇老城区的特点,各街道、社区把防火知识纳入社区普法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对居民进行消防法律教育,纷纷组织“妈妈防火团”、社区农村志愿消防队和消防少年军校等多种群众义务消防组织,深入群众做好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对居民用电、用气、用火实施监管。
针对老城区火灾特点,消防部门平时还注重开展“六熟悉”训练,对建筑物地址、面积、建筑的构造、耐火等级、居住人员数量、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进行全面普查,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所划区域制订灭火作战预案,开展经常性演练,积极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