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陶瓷大国,但并非陶瓷强国,与国外先进陶瓷相比,在技术水平、开发设计、营销网络、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经营方略、产品推广、人才素质、产品结构、质量档次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是我们的劣势。面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们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惟有在充分认识差距的基础上看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到扬长避短,积极应对,同时,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善于与狼共舞,才能抓住机遇、由陶瓷大国向陶瓷强国转变。我国陶瓷工业具有的比较优势有:
一是文化优势。陶瓷是一种文化,既然是文化,就肯定有厚淀的历史沉积。中国是陶瓷之乡,CHINA的最初意思是陶瓷,陶瓷起源于中国,兴于中国,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中国是因为陶瓷而名世,陶瓷本身就是我们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陶瓷伴随了中国兴衰荣辱的整个历史进程,在中国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演绎着上下五千年,中国创造了多少精美联社绝伦的陶瓷文化艺术作品,产生了多少陶瓷名家,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中国的陶瓷文化是世界罕见的,理所当然是中国陶瓷的核心竞争优势,陶瓷业应是我们的优势产业。
二是地域优势。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广阔,陆地上有12个邻国,自东北部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界总长2万多公里,东南部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国家和地区相望,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从而使中国陶瓷在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科研开发、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极为优越的条件,成为中国陶瓷走出国门,扩大出口的重要优势。
三是资源优势。中国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极少数地区外,绝大多数省、市和地区生产陶瓷所需要的原材料均储量丰富、品位优良,容易开采且价格低廉。同时生产陶瓷需要的电力、水力资源供应充足,石油、天然气、煤等蕴藏丰富。
四是规模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陶瓷企业的迅速发展,加工上先进设备的不断引进,使我国的陶瓷产量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的陶瓷生产能力已形成了很大规模,成为世界上陶瓷生产第一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虽然严惩供过于求,出口比例还很小,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劣势,但反过来,也就明中国陶瓷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产业化,规模效应不可低估,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只要我们明确差距,找出阻碍我们行业发展的障碍并加以克服和解决,就可以实现由大变强,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中的规模优势。
五是成本优势。我国陶瓷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劳动力成本低,原燃材料质优价廉充裕,运输价格也较低,利用这些优势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欧美也有一定的市场。
六是政策上的优势。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WTO几乎在每个多边贸易规则上都明确规定了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中国加入WTO以后除可以同所有130多个成员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的同时,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按照逐步开放的原则,中国在履行市场准入义务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的过渡期。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大程度上享受到关贸总协定及有关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单方面减免税等的普惠制待遇及多方面的特殊优惠。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从环保等方面的角度出发,从而缓解本地区的陶瓷急需,纷纷使出减少陶瓷产品进口税的政策,或把陶瓷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转移。此外,国内为发展经济也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改革、小城镇建设、扩大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为陶瓷工业走出国门削低了门坎、改善了环境。
七是发展潜力上的优势。与国外先进陶瓷相比,我国陶瓷行业虽然普遍存在机制不活、创新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但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积聚了人才资源,提高了技术水平,形成了一定的市场渠道,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改时、创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一部分企业设备状况大大提高,有些甚至与欧洲差不多在一个水平上,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多,特别是更具价格优势,具备了不容忽视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