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这座著名的北方瓷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张志强,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性格稳健,志向高远,严谨求实,他和他所率领的隆达公司,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把一个只有十几名职工的手工作坊陶瓷企业,打造成拥有固定资产近2亿元,职工近2000人,每年生产骨质瓷2000万件的世界骨质瓷企业“巨无霸”。
乘着改革开放的风帆,在风口浪尖上破浪远航。张志强以不停的求索,奋斗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响亮的品牌,而这一切则首先要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属于他的优秀的团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陶瓷事业的张志强,在人生的创业路上踏出一串响亮的足音。
2004年金秋,以“隆达之光”命名的第七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在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如期开幕。隆达骨质瓷,这朵陶瓷行业绚丽之花,奇迹般地展示在国内外客商面前,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来到隆达视察,并会见了张志强,对隆达取得的奇迹,展示的风采称赞不已,欣然提笔,为张志强题写了“陶瓷精粹,巧夺天工”。那一届,“隆达之光”陶瓷博览会的光艳,又一次照亮了张志强事业的里程,也标志着隆达事业登上了一个新的峰巅。
正如李铁映副委员长在2006年为隆达的题词“溢彩流光”一样,张志强和隆达的事业每年都有新的进展,新的腾跃,新的硕果。
2007年5月4日,中国前外交部长,资深外交家李肇星来到唐山,他在参观了曹妃店、南堡油田后来到了隆达骨质瓷视察,题词为“唐山油田侧畔,民族文化芬芳”。
民族产业,民族文化,这正是张志强追求的目标,他要将民族文化浸润到产业中,打造出一流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世界著名品牌。
张志强出身在陶瓷世家,自幼成长在拥有浓厚陶瓷情结的家庭中,耳濡目染,他也对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1年,27岁的张志强在父亲的支持和帮助之下,承包了一家瓷厂。张志强带领十几名员工生产供日用瓷使用的匣钵,但由于远离原材料生产地,加之匣钵的生产利润低,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公司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张志强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开阔视野,并敏锐地觉察到骨质瓷将成为未来陶瓷市场的主导产品之一,理明了创业发展的思路。当今,世界上最高档的瓷种是骨质瓷,使用骨质瓷是高雅、尊贵的象征。一种民族责任感在他的心中越来越强烈:我们一定要生产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骨质瓷产品!当时,在唐山市生产骨质瓷的仅有两家国营企业,于是,他迅速做出决断,筹资转业生产骨质瓷,创办了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
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97年,隆达公司已经具备多器型、多规格配套生产能力,并开始亮相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市场。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1997年至2000年张志强先后追加投资2400万元,扩建厂房15000平方米,建成国内领先的燃气隧道窑两条,燃气辊道烤花窑一条,并聘请骨瓷专家来公司任职或指导,投入生产后,产品的供货量增加了,供货速度也相应提高了。
2002年初,张志强做出了一个对隆达人来说具有伟大意义的决断:做世界最大的骨瓷生产基地。公司先后投入5000万元,新建四条燃气隧道窑和一条燃气辊道烤花窑,具有当代先进技术水平的骨瓷生产线在隆达落成,年生产能力1800万件,共接纳下岗员工200余人,吸纳农村就业人员1100余人,招收大学毕业生100余人,员工总数逾1500人。
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张志强又投入600万元对老厂房进行了改造,同时为了尽可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新建燃气隧道窑一条,此时,隆达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达2000万件,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骨质瓷生产基地。
回顾这十余年的创业经历,之所以有今天的隆达,主要源于张志强的人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和管理观。
远大的人生观:弘扬民族产业,打造世界名牌
1994年,张志强来到南方,南方沿海城市红红火火的改革开放场面,搅动了他平静的心,他的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生产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骨质瓷产品,弘扬民族产业。也正是在这种人生观的激励下,他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引领企业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他的这种人生观在他此后的创业经历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他始终认为,做民族最好的,才能成为世界最好的,从三个创业阶段能看得出来,他善于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引下,抓住机遇,不断地去开拓进取,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观。
2002年隆达在他的带领下承办了第四届全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4年,隆达冠名第七届中国唐山陶瓷博览会,盛况空前,并与与会的专家、学者及同行对中国陶瓷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同时,他也力争不错过全国各地的陶瓷交流盛会,佛山、景德镇、淄博等到处都留下了他活跃在陶瓷论坛上的身影。2006年9月,首届“隆达论坛”将在唐山成功举办,这是隆达人为中国陶瓷文化建设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也必将成为隆达人永远引以为骄傲的事情。
人才观:用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
作为隆达公司董事长的张志强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用人上,坚决坚持以人为本。用人原则上,摒除传统落后观念,不论年龄,不分资历,唯才是举。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已经形成了高层领导决策、老中青结合,生产经营环节以中青年为主的管理格局。实现了现实生产与未来发展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个人发展与企业文化结合;策划长远目标与实施近期任务结合。张志强鼓励隆达公司在技术培训上实行开放的原则,任何人只要应当懂的,都要使其懂得。反对技术保守、技术封闭。并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厂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教学,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了与高中层技术管理人员相适应的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保证了技术决策、经营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正是这些独特的模式,使得隆达公司在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
质量观:重顾客、重品质、重创新
十几年创业,张志强一直以质量领先为主导思想,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带领公司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十大系列、近千个品种。为了保证每一件产品的质量,他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一方面加强检查力度,长期以来,公司执行的质检标准都要严于国家标准,全公司共有160余名专职质检工人,每一个质检工都经过严格培训,熟悉企业的内控标准和国家标准,并不定期组织进行抽查和考试,淘汰不合格的质检工。另一方面,他亲自主持推行质量考核制度,使质量与员工的工资挂钩,对质量完成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调动每一个工人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张志强曾耐心地教育员工:隆达就是要做最好的骨瓷,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意识,没有优级的产品,就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更别说以后,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当今世界,卖产品主要是卖品牌,卖质量,卖服务,牌子砸了,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管理观:科学决策、严谨求实
坚持“科学决策、从严管理、高效求赢”的管理观是张志强的一贯主张,隆达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这种管理观的指导。
张志强在隆达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努力地建设一只强大的、高效率的团队,并始终执着于严谨求实的团队作风和奋勇向前、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今天,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支上有强将、下有精兵的专业精英团队。隆达公司现有员工1500多人,既有在行政管理、企业综合管理方面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管专家、在陶瓷企业工作多年的技术权威,还有销售业绩顶尖的业内翘楚、国家大师级称号的老艺术家,更有同业内最积极、敬业的多名一线生产工人。
在一般人心目中,私营企业的管理是严酷而苛刻的。但张志强却从来没训斥过一名员工,总是要求各部门领导把管理变成培训。他十分注重新员工的入厂教育,注重老员工“传帮带”作用的发挥,要求每个员工都达到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术的程度,让每一名员工高高兴兴上班来,愉愉快快回家去。如今,隆达公司的员工,敬业爱岗,爱厂如家,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隆达团队。
正是这种独特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和富有人情味的管理,隆达公司才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骨质瓷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骨瓷生产企业之一。
2001年10月,经国家领导人亲自选定,隆达骨质瓷成为上海“APEC”首脑宴会用瓷。同年,被中华著名特产认证委员会认定为“中华著名特产”。2002年7月,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8月,“隆达骨质瓷”被中国轻工总会陶瓷行业协会认定为“全国十强品牌”,同年9月,隆达公司被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十大外向型私营企业”和“十大科技型私营企业”称号。2003年9月“隆达”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02年、2003年、2004年隆达公司连续三年获“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和“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2003年12月份被河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北省科技企业”。公司还荣获“PCM2002价格信用A级单位”称号。2004年公司获第七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冠名即“隆达之光?第七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2005年3月份通过“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4月,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中陶奖”的金奖。5月,隆达骨质瓷被选定为昆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首脑会议专用瓷,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专用瓷。在10月份的景德镇陶瓷博览会上由组委会、全国轻工协会会长等11位专家严格评审,摘得日用瓷领域金奖。2005年12月“隆达骨质瓷”成为中国陶瓷行业名牌。经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协会评定,隆达公司成为“AAA级对外贸易诚信企业”。隆达的发展和成功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何鲁丽、李铁映亲临公司参观指导,并给予鼓励和赞扬。2006年7月,隆达公司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陶瓷行业率先通过三项国际标准的企业。今天的隆达已成长为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面对过去,他自豪,因为他战胜过一个又一个困难;
面对现在,他自强,因为他以弘扬中华民族产业为己任;
面对未来,他自信,因为他拥有远大的理想、打造中国陶瓷的世界著名品牌!(作者:王静甫梁启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