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日前从德化县有关方面获悉:首届“感动德化教育人物评选”14位候选人已经选出。最终评选结果将于本月底出炉。
为大力宣传为教育事业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各类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从今年7月份开始,德化县委宣传部、教育工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广电局、总工会等单位联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感动德化教育人物”评选活动。据悉,这是德化县首次对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人物的一次高规格、综合性评选表彰活动。
此次评选对象为推动德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包括热心教育事业、乐于捐资助教助学的社会各界人士;在教育战线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的教育工作者;在逆境中奋发学习、成绩突出的莘莘学子及在家庭教育中克服各种困难、矢志培养孩子成才的家长。
该评选活动在7月份正式启动,预计于月底结束评选,并将于教师节期间进行总结表彰。目前,经评审组评审,确定了14位候选人。
这些候选人有旅居港澳,心系桑梓,长期帮扶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海外人士;有长期捐资助学的当地企业老总;有退休后仍心系教育,继续奉献光和热的老同志;有长期扎根偏远农村,默默奉献,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有克服种种困难,培育子女成才的家长;有独立自强,留守在家的留守儿童等。14位候选人将进入下一阶段的评选,最终产生感动教育人物。
谁将成为群众心中最感动人的教育人物,让我们拭目以待。(早记)
首届感动德化教育人物候选人榜单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01.许小味,女,赤水镇永加村人,1991年4月生。在她小学还未毕业的时候,父母就因家庭贫困外出打工了。四年来,她和她的妹妹就留守在赤水镇的小山村,度过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童年。在一个个孤独、寂寞、漆黑的夜晚,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只有年幼的妹妹和无忧无虑的小猫相依为命。小小年纪的她每天重复着砍柴、烧火、做饭,照顾妹妹和整理家务的活儿。在1000多个初中生活的日子里,姐妹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奔波在从家里到学校的求学路上,奔波在改变命运的求学路上。2007年秋,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德化一中录取。
03.苏尧棠,男,1947年3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是德化陶瓷业无人不晓的“行业老大”,但更是一位极富爱心的企业家。十几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教育,发动群众集资改建宝美中心小学,并带头捐款130万元;分别在德化一中、龙浔中心小学设立“佳美集团奖教奖学基金”;向县助教助学基金会、陶瓷学院等捐款100多万元。苏尧棠先生以自己的高尚行为诠释着“拥有金钱,是人生的一种财富,而奉献社会、造福民众,生命将拥有更崇高价值”。
05.郑德胜,男,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教于三班中学。小时候因遭遇事故,惨失右臂,但身残志不残,乐观坚强,以一颗火热的心倾注于三尺讲台。他工作认真,勤于钻研,业务能力强,生活上自强自立,兴趣广泛。2003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自强模范”;2006年被评为县新课改先进个人和县骨干教师;参加过泉州市残疾人乒乓球比赛,荣获TT10组第四名;撰写的多篇教育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
07.郭其南,男,1929年11月生,中共党员,曾任德化县人民政府地名办主任,是德化县文史界的老前辈,著述颇丰,并向全县中小学赠送《瓷都群星》等著作1000多册。1999年,在他的启发下,由其子郭建洲出资13万元成立“郭任正奖学基金”,用来奖励雷峰镇每年高考文理科成绩第一名及在雷峰中学、中心小学就读的品学兼优的学子,已有近两百名的学子获得这份爱心;2002年,郭老还与其子郭建洲在德化一中设立“厦门鑫五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外语科奖教奖学基金”,并从2005年11月起一直资助11名贫困生每月每生200元,至今累计已达40多万元。莘莘学子学有所成,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一直是郭老最大的心愿。
09.黄训璋,男,193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曾任市地税局副处级调研员。从1993年德化县助教助学基金创会至今,他连续担任第1至6届常务副理事长,义务从事此项工作14个春秋。在他全身心的努力下,与理事们筹集资金达350多万元,累计发放助教助学金38批,资助贫困师生6100多人次;他自己为此戒掉了35年的抽烟习惯,把戒烟节省的钱和平时的积蓄10多万元捐献出来资助贫困生。“筹资兴学关国计,老夫乐为育才忙”是他的精彩写照。
11.温雅国,1960年生,德化县浔中人,泉州市创意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温雅国先生是一个杰出的耕耘者,他不仅精心耕耘着自己的“创意”事业,也长期耕耘着教育这块“爱心”事业。多年来,他心系德化实验小学的教育发展,先后捐资20多万元,为学校创建了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等;同时,还捐助了德化一中、德化实验幼儿园、德化丁土乾小学等计十多万元,并结对帮扶贫困生30多人。温雅国先生“成功不忘教育,情系瓷城学子”,堪称捐资助教的楷模。
13.赖礼光,男,1972年9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德化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从1997年9月至今,在特校创办整整10个年头里,他一直在该校任教,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校长,见证着学校一点一滴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争取资金近百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学校拥有了现代化专业特教教学设备,各项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校的办学成果也得到社会的赞誉,30名学生完成学业并全部得到就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正是他和同事的努力工作,才让曾经的弱者找到生活的支撑,找到光明之路。
02.李仁清,男,1961年6月生,现任教于杨梅中心小学。他儿时因患小儿麻痹,左脚残疾;他中年丧妻,当时孩子才4岁,而再婚生育的孩子12岁时又离他而去;他家里还有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太多的不幸却没有改变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28年如一日,其中23年先后执教杨梅乡的下云、上云和安村小学,风里来,雨里去,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内心境界。他带领的毕业班考试成绩名列全乡前茅,所担任的班级曾被评为县优秀班集体,他指导的学生连续获得德化县第一、二届“臻峰杯”作文比赛一等奖。
04.林睦相,男,1964年11月生,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人。儿子林渊辉13岁时,病魔使他的双腿无法正常行走。在他读高中三年1000多个日子里,林睦相6000多次往返于离家近5公里的学校,6000多次背着个头跟他一样高且略发胖的儿子上下在5楼的教室;他凌晨3点就去干活,中午没休息,晚上接孩子回家已是10点半。林睦相就这样把朴素的爱化为不平凡的追求,用宽阔的脊梁托起残疾儿子的大学梦。伟大的父爱激励着身残志坚的林渊辉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求索精神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年高考,他以523分的成绩,被福州闽江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录取。
06.林文智,现年33岁,陶瓷高级技师、经济师,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青商会副会长,福建省首届慈善总会理事。多年来,林文智在筑就冠福公司星光之路的同时,慷慨解囊,捐资助教。他先后捐助德化实验小学、德化一中、德化陶瓷学院、德化仙岭小学等十多所学校,累计捐赠资金90多万元;结对帮扶贫困生67人,每年捐助3万元,计15万元。“让更多的贫困少年儿童圆人生梦想,让德化教
育事业蒸蒸日上,让德化教育走在全省山区县前列”是他的最大心愿,他一直这样身体力行着。他本人先后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市第四批优秀拔尖人才、福建首届青年创业成就奖、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10多种荣誉。
08.涂培坤,男,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龙浔中心小学副教导,德化小学科技教育带头人。近几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荣获2个国家级、4个省级、20多个市级奖励,30多篇学生作品发表在各类刊物上;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成立了泉州市首家小学科技教育协会,出版校本教材《科技教育》。他善于总结经验,撰写的论文70多篇在市级以上获奖、30多篇发表在各级刊物,将龙浔中心小学原本还是空白的科技教育带动发展成为名闻遐迩的办学品牌。
10.温昭德,男,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浔中镇土坂村人。德化县农机局退休干部。建国初,他因为连续工作40天,积劳成疾病倒了,是党和政府及时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从此,他那颗真诚感恩的拳拳之心就化成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倾注,从1999年起,他每月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150元捐给当地的土坂小学,连同捐款捐物至今已逾万元。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被誉为“热心教育的‘活雷锋’”。
12.赖开渊,男,1928年4月生,现退休后定居福州。从教38年,他桃李满天下;退休10多年,仍心系故里,情系教育。在吉山老家,他设立助教助学金基金、捐资建教学楼、资助困难大学生、支持学校的文体活动,他总是不遗余力,倾力支持。退休10多年来,他已无偿出资50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他常说:“人老了,要为社会多做点贡献,要助人为乐,我不求什么,不为名利,而只图个‘乐’字,只要人人都快乐,我也就快乐了。”
14.颜禧强,出生于德化,现定居香港。1985年创建香港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现任该公司主席。对于故乡德化,他倾注了太多的亲情、乡情;对于故乡的教育事业,他倾注了太多的关爱和奉献。自1992年起,颜禧强、颜宝玲夫妇和他的家族先后为家乡捐资兴建福尧图书馆、赤水中学综合楼、陶瓷学院办公楼、德化一中飞达体育馆及德化的其他学校,在德化一中设立“飞达奖教奖学基金”。几年来,他和他的家族已在德化县累计捐赠资金达1000万元。他的善举,为德化县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