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陶瓷产业的治污和产业结构调整,禅城的环境整治今年要有明显效果,三到五年根本整治,这是本届政府要做的事情。”
3月13日上午,东鹏、鹰牌、新明珠、新中源、能强、溶洲二厂、钻石、新美陶等十二家禅城区陶瓷企业代表与前来调研的市、区领导交心,商讨未来佛山陶瓷产业何去何从。市委书记林元和表示,未来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目标将是:赶走污染、做强陶都。
深入一线:与陶瓷企业家们倾心交谈
3月12日下午和14日上午,市领导林元和、吴志强、梁毅民等一行,先后到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南风古灶、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东鹏陶瓷公司、中国陶瓷城进行调研。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调研组一行,直接深入到噪声隆隆的陶瓷生产一线。站在废气排放口和布袋除尘器前,林元和问企业负责人:“你们的粉尘如何解决?”“二氧化硫排放问题怎么解决?”
据了解,禅城区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已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是禅城最稳定、最具活力的经济支柱之一。2006年,全区陶瓷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41亿元。但陶瓷产业带来的空气污染严重,对全市的影响也很关键,“人民需要好的空气质量。”林元和说,陶瓷产业目前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这不单是哪一个厂的问题,环保还要考虑总体容量。”那么,“陶瓷产业还要不要发展?”
针对林元和提出的这个问题,在昨日上午的专题座谈会上,东鹏、新明珠、鹰牌等十二家陶企负责人,以及市、区环保部门和相关镇街负责人一起,倾心交谈,研究未来佛山陶瓷的发展方向,显示政府对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决心。
陶企声音:是走还是留?
“讲到经济时,说陶瓷很重要,当谈到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时,陶瓷又不受欢迎,我们觉得很尴尬,企业有些无所适从。”参加座谈会的企业负责人这样表达心声。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不论是陶瓷行业还是企业,都感到过去对佛山陶瓷的发展方向和政策不够明确。希望客观科学地对陶瓷产业进行分析,制定连续一贯的政策,并尽快落实,让陶企吃个定心丸。
对于陶瓷企业是走是留?该企业负责人的观点是,既要走也要留。“应该有条件的留下,企业品牌要留下,企业总部要留下,营销、科研要留下。”这位企业负责人还希望能与政府更多的互动,举办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把国外著名陶企和客源引来佛山进行交流和商务洽谈,但陶企的力量有限,希望政府也能帮助搭建平台。
另一家陶企负责人则结合企业的经历表示:“不是猛龙不过江,不是每个企业搬走都能成功的。”该负责人表示,企业将按照政府的要求,努力去改造,希望政府给出一个时间。他还建议政府加大力度,真正指导企业怎样去治理污染。比如办培训班,提升企业家在这方面的水平等。
还有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可以在提升陶瓷产业上做三件事:一是规划思考发展陶瓷第三产业。二是呼吁给予陶瓷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希望政府能够实实在在地扶持几家陶瓷重点企业。
政府声音:赶走污染、做强陶都
在听取了陶瓷企业负责人的真心话之后,林元和抛出了市委市政府对下一阶段陶瓷产业发展的思考:赶走污染、做强陶都。
“陶瓷承传了佛山的历史”,林元和说,陶瓷产业对佛山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了大功,到现在还是这样。他首先明确,讲调整陶瓷产业结构,“不是要打击陶瓷产业,而是要整治环境。”曾经做过十多年厂长的林元和,站在企业角度,与企业家们推心置腹地交流。
“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佛山制陶的原材料和燃料都要从外地运来,陶瓷产品还面临销售半径的问题。出于成本因素,企业也要综合考虑战略布局。”林元和进一步分析,“佛山陶都的名字全国唱响,这是多少企业,多少年来形成的区域品牌形象,不仅佛山本地的产品要在这里销售,最好国内外的陶瓷也到这里来卖,因此,陶瓷企业要把总部放在佛山。”并且今后陶瓷产业要做好会展业和物流等服务业,在佛山看样下单,在全国配送。
“我们要赶走的是污染,而不是陶瓷。”针对陶瓷产业治理污染,林元和开出药方,第一,严格按照国家环保要求来整治,紧紧抓住“三个不准”。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行的就关闭。”他现场要求市环保局制定好排污标准,并帮助指导企业搞好环保,不能叫企业不知所措。
第二,陶瓷企业要着力结构调整,中低档产品要淘汰。并要考虑到环保容量问题,陶瓷企业太多太集中也不行。要重点支持骨干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只要治理了污染,少一些GD也心甘情愿。”林元和还特别提到,环保标准是不断提高的,即使现在做得好的企业,也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随着形势的变化,环保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好引导。
第三,要把陶都做强,佛山的陶瓷企业要学会品牌输出,技术输出,大力发展陶瓷服务业。而在陶瓷文化方面,比如陶瓷一条街等都可以做得更大一点,让小朋友们也都来玩陶、制陶,传递佛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