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泉州是靠小商品制造“发家致富”的,而现在,制造业已成泉州的“当家花旦”。晋江陶瓷的发展史可追溯到西晋武帝泰始元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陶瓷发源地之一。
关于晋江的烧陶制瓷历史,人们总会想起这样一个美丽传说。古时,晋江磁灶刚烧制的瓷器都有一条裂缝,土地神传出话来,说是没有瓷魂,缺少血性的缘故,需一名青年男子祭窑。一位叫阿祖的青年为了家乡的陶瓷业,毅然纵身熊熊大火燃烧的土龙窖。
从此,磁灶烧制的陶瓷器漆亮精美,名扬四方。古老的陶瓷名乡磁灶依靠祖辈相传的制陶手艺,在龙蛇窑和四邦窑里烧制以缸、罐、壶、碗、碟为主的陶瓷日用品。
现代晋江的建陶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泉州经济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一穷二白”。穷则思变,凭着闽南人特有的“爱拼才会赢”的闯劲,一些晋江人开始转向做起陶瓷生意。他们放弃了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上山种地,下田插秧”的“泥腿子”生活,开始兴办起陶瓷厂,做起陶瓷生意。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类商品紧张,生产出来的产品几乎都能卖出去。那时,晋江建陶在全国建陶市场上所向披靡,几乎没有对手。由于质优价廉,晋江的外墙砖在国内市场更是攻无不克。晋江的建陶红极一时,“汇源”、“中辉”、“美亚”、“新盛”等企业都是那一时代的最好见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晋江市基本形成以磁灶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内坑、紫帽、安海、青阳、池店等镇的陶瓷产业集群。其中外墙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琉璃瓦则基本垄断了全国市场,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列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2000年6月18日,以建陶业著称的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荣誉称号。
今年晋江建陶的形势也一片大好,新增了25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日产量在15000平方米左右,总投资约在3亿元左右。晋江建陶业在今年年终时,雄起了一把,让人备感惊讶。有业内人士对扩产前景十分看好。他们认为因为晋江有的陶瓷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资金。据介绍,这次的大规模扩产很多企业都是自己掏钱,没从银行贷款,有一家企业甚至一下子拿出7000万元用于购置生产线和新建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