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央视凭借自己的高覆盖率和收视率,完全有资格每年产生一个标王出来,但是央视这种游戏规则无疑每 年都在增加企业的营销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本着谁消费,谁买单的广告真理。央视的横行,无疑提高了许多产品的售价,很多消费者开始依靠脑海的记忆来进行消费,而不是依据对产品的真正了解而消费,当这种既有的记忆与新广告信息或者产品信息碰撞的时候,消费者往往会变得无所适从。最终他的购买行为成了广告和广告之间的较量,从而中国成为一个典型的广告量驱动型的社会,而不是智慧型和信息型渠道的社会!传播费用的巨额浪费可想而知!
央视居高不下的广告费,造成了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因为有的企业没有预算那么高的广告费,所以上不了央视,从而质优价廉的产品被质量平平,价格高高的所谓品牌所取代!无疑,这是中国企业界的悲哀,也是中国老百姓的悲哀!
央视的游戏规则在成就了一些所谓的品牌和广告公司的同时,在逐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一个黑白颠倒的深渊,让消费者付出了比正常要多的多的货币,这是中国广告界的第一罪恶!
2、借助名人,拼命忽悠老实巴交的普通消费者
依靠名人的较高的知名度和公众形象,提高品牌和企业的知名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许多广告公司为一些品牌在聘请形象代言人的时候,对于企业的实力和产品的实际效用不做了解。许多影视名人也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能够拿到前就什么POSE都可以配合。但是当自己代言的产品出了问题之后,就马上声明自己与企业没有任何的关系和瓜葛!这当中的桥梁-—广告公司负有原罪!
老百姓信任明星,当然也会对明星代言的产品深信不疑。从日常用的牙膏,牙刷等小东西,到服装手势,再到大宗的家用电器,老百姓都会跟随明星一次消费个够!但是产品实际怎么样?广告公司可能知道,但是他们不会讲真话,明星也可能知道,同样肯定不会讲。媒体就更加无所谓了,谁给钱就给谁做。最后信息最不对称的就是老百姓了,产品和企业的真实情况一直蒙在鼓里。
当使用的产品爆出品质,安全或者健康的危机时,老百姓又一次去怪罪企业的不诚实和缺少行业自律,他们又很少去联想到其实广告公司和所谓的名人也是这场危机的元凶之一,不过是一个制造了隐患,而后者则是帮助他们实现这种隐患而已,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目前的消费基本上还是建立在权威消费的基础上,央视是权威,名人也是权威,广告公司借用这种权威,拼命通过他们来太高自己的身价,也就成了杀人的武器。最可怜的是普通的老百姓。听从了权威的广告,却是收获一批垃圾,最后只能怨自己倒霉!
3、不懂营销,只谈广告,误导企业,害人不浅!
80年代和90年代是广告成就企业的阶段,一大批原本鲜为人知的品牌能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广告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但是进入到21世纪,当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管理,渠道,团队,执行力,学习型组织,公司结构的时候,广告界仍然不能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内容和营销方案的时候,仍然热衷于对单纯广告的追求和吹捧来误导企业,对企业经营中实际存在的结构、渠道和管理上的问题视而不见,并且极力怂恿客户拿出已经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广告中进行最后的一搏!无疑是饮鸠止渴的休克疗法。
国内某位知名的策划人虽然号称是中国第一策划广告人,在经历了一系列成功之后,在几年前就可以很少有成功的案例贡献给业界了。一些不知情的企业还是热心虔诚的登门拜访,渴求良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经营环境没有什么改善,反而既有的一些资源也被消耗的光光!
当产品竞争不激烈或者市场竞争的初期,广告对于产品销售和品牌提升的拉动作用确实很明显,但是当企业竞争进行比细节,比管理的时候,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运作。广告还是有效,但是能够发挥的作用变得有限,最终结果开始跟企业的组织架构,渠道特点,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简单的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我的广告成功,你自己操作不当已经越来越无法让企业充分信服。所以实战型营销专家的介入已经势在必行!
从单纯的广告策划专家时代进化到营销专家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这是中国营销实践的提升。
现在已经有一批从实战中锻炼出来的营销专家,不以提供简单的广告创意卖点子给企业,而是更多的以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和全程跟踪服务,达到可控性策划咨询的营销介入,与企业达成长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的战略性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对原有的广告定乾坤方式的否定和发展。而且这种方式受到了企业广泛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