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几个事件
去年,我随企业组织的考察团去美国访问。美国的很多工厂,他们的机器设备并不完全自己购买,而是通过租赁获得使用权。这种方式尤其对中小型企业大有好处,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压力没有那么大,而且申办手续简单,可以较快得到租赁物。即使由于经营失败,无力支付租金,租赁公司也就是收回设备而已,工厂还不至于破产。更重要的是,原本无力搬动的设备却可以被撬动了。
于是,我奔走在机械设备厂与租赁公司之间。积压物资变现是厂家的目的,但途径可以有多种,租赁公司具备客户资源和担保实力,通过租赁公司流通产品,完全可以避免过去回款困难的局面;租赁公司方面,也可以通过收取合理的手续费用获得利润。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实力雄厚的专业租赁公司就是一个坚实的支点。
热点推荐:
小老板 商海悲喜录! 2005震撼营销事件十大幕后英雄 原来这样也可发财 骗你没商量
网罗店铺 做聪明卖家! 人生必读的十大启迪故事 面对花样骗术 长出火眼金睛
刘木跟似乎突然开了天眼,他一拍脑门:“怎么我就没想到呢?”其实,不是他想不到,而是国内的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缓慢,尤其中小企业,要取得租赁公司的信任,从固定资产到注册资金,以及企业的性质等各项指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
果然,我们请一家大型租赁公司来鞋跟厂考察、评估,结果,对方很遗憾地告知,他们对刘木跟的抵偿实力担忧。锦上添花的事多,雪中送炭的太少,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对方也要考虑投资风险,商场上哪天不是倒闭数个这种冒进的小厂。
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破解之道。刘木跟在跟洪立谈判合作事宜时留下了这个周旋余地,在这里就起了关键作用。刘木跟与洪立之间已经有意向合作,配件厂无疑可以增加刘木跟的分量。我的另一个计划就是从实质上完善两个厂之间的合作事宜,顺利通过租赁公司的审核。
我们与洪立连续商谈近2个星期,定出全新的合作方案:鞋跟厂与配件厂实行利益互换,松散与紧密结合的合作方式。松散,两个厂不作资产合并,自负盈亏;紧密,鞋跟厂承诺用自己的渠道推销配件厂产品,年销售额达到60万元时,即可获得免费使用配件厂空置厂房的权利。一个需要厂房的使用权,一个需要销售渠道资源,两者利益互换,一拍即合。
但这个合作还只是双方利益互换,最重要的还是刘木跟与洪立签署的一份补充协议:鞋跟厂在与银行或者租赁公司的融资或租赁活动中,若需要抵押物,配件厂将拿出厂房产权为鞋跟厂作抵押担保。
这是一个考验商业信誉的协议,多少有点赌博的意味。“但双方都希望达到共赢,算准了利益取向,也就掌握了主动权。”我对这一点很有把握。
意外收获
两个月不到,全新的机器设备真的抬进了刘木跟的新厂房。按照与租赁公司的协议,木跟厂租赁这批产品的租期为4年,每月支付租金10万元。而向租赁公司支付了机器设备保证金、首期租金和部分手续费,前后花了总共不到70万元。合同期满后,根据合同规定,租赁公司将这批设备作价转让,刘木跟只需再付出30万元,设备就完全属于木跟厂了。
用最少的资金和时间,鞋跟厂扩大了厂房、更新了机器设备,刘木跟捏在手里的大订单也不觉得烫手了。
新设备进厂这天晚上,他特地包了个大红包来感谢我。生性豪爽的他这次跟我喝白酒,我知道他的意图,想我酒后吐真言。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索性全盘托出:借鸡生蛋,卖蛋买鸡,从有了商人那天起也就有了这种方式。暂时没有资金、没有实力是不是就不能做大生意?我很有感慨地劝戒他:“做生意需要大胆,更需要智慧。自己撬不动的东西,借助一个合适的支点,就可以撬起数倍于自身力量的辎重。”
我所做的就是不断地为了一个目的,再去找解决这个目的的支点,慢慢地编成了一个网,捕获了我的目标。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我这“半个生意人”的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不过,有一件事超出了我的预料。前几天,刘木跟喜气洋洋地告诉我,配件厂的产品在鞋跟厂的渠道里流动良好,居然有厂家向刘木跟下了扣眼订单。这算是意外之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