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构件。
刻有舞者的浮雕。
考古专家勘察现场。 记者 乔显佳 摄
发掘出的瓦当。
发掘出的一个陶制人物塑像。
殿房遗址内发现的穿孔石块。
19日上午,灵岩寺联合考古队公布了殿堂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并邀请省及济南市的有关专家到场,就发掘成果征求意见。
意外发现一个殿房遗址
据悉,7月初由省市区四家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着手发掘时,有关专家认为即将被发掘的遗址是古代的两座大殿,初步推测为转轮藏、孔雀明王殿这两座在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佛家大殿。
经过清理发掘,考古人员又意外发现了一座殿房的建筑遗址。这也是此次考古发掘出的最大的殿堂遗址。此次考古人员仅发掘了西部的一间。发掘中,除了发现此前本报报道中提到的清代水池等之外,还发现了一段宋代的石砌小路,保存得相当完整。此外还发现有陀罗尼经幢残块、灵岩寺重修转轮藏碑记残块等。其中,转轮藏残碑的发现与史志中有关记述吻合。在3号殿房遗址内还出土了一些瓦当,专家认为与济南县西巷出土的瓦当颇为相似。
在毗邻大雄宝殿的2号殿房(位于西侧遗址),考古人员发现,此处殿房为背东面西的布局,这与整个灵岩寺已知律院均为背北面南布局不同,也与史志的图谱不同,纠正了史志的错误。
与一段宋代历史不期而遇
在发掘紧邻大雄宝殿的2号殿房遗址时,为看清历代历史遗迹堆积的痕迹,考古人员南北向挖了一条探沟,竟因此与一段宋代前期的历史不期而遇。
这片宋代遗迹是在表层地砖以下十层夯土和填土之下发现的,看上去十分平整,表面呈灰白色。
挖这段探沟的另一大发现是一个用青砖砌成、直径约半米的“井口”。从所处遗址的位置来看,很可能也是宋代以前的遗物。“井口”周围烧烤得很坚实,它的内部有香灰状的遗存。在19日组织的省、济南市专家联合论证会上,也有专家认为这是砖塔的一个截面。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李铭副所长说,就整个山东省而言,目前发现的宋代建筑遗址也属罕见。济南区域内几乎没有发现,零星发现的经考古勘测后也十分牵强。因此这些宋代遗迹十分宝贵。
宋金时期的瓷、陶残片尤其多
记者在灵岩寺殿堂遗址发掘现场看到,各种古代瓷器、陶器的碎片堆在探坑周围,随处可见。
据考古专家分析,目前发现的这些瓷、陶碎片,来自于唐代以来至晚清的历朝历代。其中,发现宋金时期的瓷、陶残片尤其多。专家推断,这些古代殿堂很可能是在宋金时期达到鼎盛,随后被屡毁屡建。
本次殿堂遗址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石碑、经幢构件、浮雕以及铜币等等。发掘出的一个凸睛、尖下颌、双手合于胸前,服饰为尖帽、腰束皮带、系长裙的石质舞者像,有专家认为与1964年历城区四门塔发掘的唐代殿堂遗址中伎乐浮雕相似。
在此次灵岩寺殿房基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说,灵岩寺作为中国重要的佛家寺院,无论在佛教界还是文物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省文化部门的态度是一般不主动发掘。此次发掘也是近三年中我省主动发掘的第三处历史文化遗址。考古的结果证明了灵岩寺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
根据由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灵岩寺风景名胜区规划(2006-2025)》,下一步,省文化部门征求专家意见,在遗址发掘工作正式结束后,将请具有文物保护设计资质的单位提出一个方案,经专家评审后实施,用于重点保护、展示此次殿房遗址发掘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