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到20年间,是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期,佛山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8月3日,佛山迎来一场思维的“盛宴”。在市政府首届专家顾问团成立大会上,十多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应邀献计献策。在他们看来,佛山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有困局。
实际上,借助“外脑”,正是佛山人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举措之一。在中国经济转型的今天,有专家指出,我国相当多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的发展已经接近或即将接近其发展的相对极限。这样的状况,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作为先发地区,佛山已经进入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
是盛极而衰还是脱胎换骨?新的征途,考验着佛山人的智慧和勇气。
居安思危,转型时期“短板”凸显
近30年的改革开放,赋予佛山人放眼世界的洞察能力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借此,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佛山制造”的风光无限,还有尴尬与困境。
广东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著名的芭比娃娃就在南海生产,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是9.9美元,我们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个,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则每个获利近8美元。
某陶瓷企业负责人说,出口退税下调使得成本上扬5%,人民币升值使得这一数字达到8%。再考虑到原材料涨价,整个行业的成本大概上涨15%。退税率下调之后,公司每年将减少上千万元的利润。
在这些具体案例的背后,凸显的是佛山经济发展的“短板”: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在产业链上处于制造环节低端的状况还没有改变;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均位居珠三角首位,单位GDP能耗依然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佛山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约10%,远低于广州、深圳的30%多和40%多……
“拉高的是佛山的GDP,赚鼓的却是别人的钱包!”市政府顾问团成员、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说,佛山现在人均GDP是6000美元左右,预计再过30年可以上升到3万美元,到那个时候,经济规模需要扩大数倍,如果还是粗放型发展方式,资源、环境如何能够承受?
简单的计算,得出的却是沉甸甸的事实: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提高,才是佛山的惟一出路!
顺天时之变,调整产业结构频出大手笔
陶瓷,是曾经让佛山人自豪的产业。然而,今年7月召开的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现场会明确提出,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建、扩建一般性陶瓷生产的企业,也不鼓励陶瓷企业在市内搬迁转移。
就在当月,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落户南海。在寸土寸金的千灯湖畔,南海区一掷1.5平方公里,首期500亩年内即可推出。在大力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之后,佛山在金融业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这“一退一进”,正是佛山调整产业结构的“大手笔”。在中国经济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型的今天,佛山面临巨大挑战,同样也迎来无数良机,顺势谋划从“汗水”到“智慧”的跨越,势在必行。
陶瓷、家电、纺织等传统产业,不能再简单以量取胜,而应更加重视总部经济、会展、研发、销售。佛山赖以起家的“草根经济”,必须参与国际化竞争,做强做大。
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要引进先进生产力来填补置换,招商引资是主要抓手。南海引进奇美,形成庞大的液晶电视产业,就生动地说明,引进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一个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节能、环保产业等先进生产力,都已成为佛山紧盯的对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是中心环节。《佛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06年-2010年)》提出,佛山将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创新工程,约70亿元的总投入,将投向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创新服务和创新文化四大主战场43项重大创新工程。
可以预见,作为以传统产业起家的城市,佛山的经济转型会经历种种“阵痛”。然而,高端项目进来之后所形成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将迟早发挥出来,形成并带动新的经济增长,推动佛山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借地利之势,发挥“圈”优势推动新发展
提起佛山的优势,除了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恐怕是最重要一项。近年来,佛山就已经尝到不少甜头。
今年6月,历经十余载殷切期盼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全面动工,并将在2010年铁定开通。同时,广佛两地的主干路网对接和绿化工作也已启动。这些都令佛山人振奋不已,因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加快对接,广州的汽车产业带动了佛山汽配产业的快速崛起,南海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更是广佛在现代服务业领域迈向更高层次的合作。
同样,从佛山内部来看,行政区划调整,推动了城市资源的整合,“2+5”组团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辐射五区的“一环”横空出世,行政体制的不断革新激发区、镇活力迸发,这些都推动五区快速发展。
“在佛山过去发展中区位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市委党校佛山市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起超说。在他看来,佛山下一步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借“势”。一方面,广佛都市圈的“圈”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广州的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人才、科技优势?还有哪些领域,佛山可以主动对接广州,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推进“2+5”组团城市建设的大格局,促使“2+5”的组团体系发挥效应?怎样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区域特色、更具整体竞争力的生产力发展布局,形成五虎争锋、虎虎生威的局面?
这些都值得佛山人深思。如果把区域优势发挥出来,佛山经济发展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也是佛山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
创人和之城,环境越靓丽发展越有力
在今天,优良的生态环境已经被视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发展优势,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在佛山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今年6月8日,市政府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8月16日,佛山再次召开节能降耗工作会议,发布绿色照明工程、企业节电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三大工程”的推广工作方案以及《佛山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召开全市性工作会议,佛山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实际行动,则更加显示了佛山人的决心。
5月11日,三水区政府与大塘镇的4家水泥企业签订了关闭水泥厂协议,按照协议,这4家水泥厂将于今年12月1日前完全关闭,尽管当地政府面临着经济和工人善后的压力。电力“卡脖子”问题是佛山心中的“痛”,然而佛山还是坚定实施对污染环境的小型发电厂进行关闭,到明年年底前,全市20家小型发电厂将全部关停。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上任伊始,便大力推进“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工作,力度之大,以至于在开局之年,便已取得明显成效。如果你行走在季华路、广佛公路、高明大道、三水大道,赏心悦目的绿化效果定会让你赞叹不已。此外,“三旧”改造的全面铺开,也正在为佛山经济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空间。
“只有环境变好了,高新技术项目和高端服务业才能够引进来,总部经济才能够发展起来,新的生产力才能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这既是解决我市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又是优化提升我市产业结构的重要出路。”市委书记林元和的一番论述,是对“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最好阐释。而在这条道路上,佛山也将渐行渐远。
焦点透视
1 如何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指出,判断经济是否过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高速增长的经济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如果有需求就不会热,产能过剩就是过热;二是企业的生产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成长与经济扩张是否相适应,即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力;三是经济高速增长与支撑力的关系,包括资金、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如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等配套条件能否跟得上来;四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能够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保持良好的平和的社会环境。社会矛盾没有激化,而是不断缓解,这也不叫经济过热。
从佛山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看,需求与供给基本平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也没有出现产品过剩及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同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环境不断改善。所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快,但依然比较平稳。市委党校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起超认为,佛山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不加快发展,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很多现实问题就解决不了。所以,佛山经济还将更加快速的发展,只能增强不能趋弱。
“判断经济是否过热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系统,政府能够有效地把握好这些关系的话,我认为我们还是要争取经济的高速增长。又好又快发展,而所谓的‘好’就是有质量,保持平衡、持续发展。”梁桂全说。
2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梁桂全说,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看,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无非是三条路:一是在不恶化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二是先污染后治理,这包括自觉与不自觉两种,不自觉的就是不管后果污染,自觉的就是自己把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调整;三是边发展边优化环境。
梁桂全认为,从先污染后治理到边污染边治理,再到无污染、治理、优化,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不容易寻求不污染而发展的路。我们现在应该是赶快全面推进到由先污染后治理到边发展边减少污染、边治理污染,再逐步推进到优化环境上来,不能脱离实际一厢情愿地喊口号,要按客观规律。
那么,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是什么呢?梁桂全说,欧美经过20多年努力,环境转好了以后,非常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主导,约占75%,制造业和农业才占25%左右,同时制造业技术提高,环保措施成效显著。所以说,促进佛山产业结构优化非常重要。
而且,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反而是相互促进。环境质量好,越是有利于高层次产业的发展,只有环境变好了,高新技术项目和高端服务业才能够引进来,总部经济才能够发展起来,新的生产力才能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产业结构优化之后,污染自然就少了,环境自然也会变好。
3 如何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向,必须要对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负责。”梁桂全认为,佛山的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战略要开启由工业文明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战略。假如顺利推进的话,估计到2020年,佛山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在此基础上,佛山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规划:第一个层面是,要处理好内部的关系,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城市的形态规划、人口规划、社会人文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这都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二是产业规划,就是把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与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区域特色、更具整体竞争力的生产力发展布局。
“我现在非常关心佛山的城市形态。”梁桂全说,佛山城市建设一定要超前,建议用后工业文明的概念去引导城市的理念、城市的发展。不过,后工业文明不代表不搞加工制造业,因此,对加工制造业也是一个全新的理解。加工制造业那么大,可以做低端的,也可以做高端的,要抓住要害,技术含量高的,赋予人文价值的,也可以在后工业文明的概念里去考虑加工制造业。
第二个层面就是对佛山影响非常大的广佛经济圈。佛山的发展首先要从广佛经济圈里面进行产业分工、社会分工,分工要科学理性,要有双方共赢的思维。广佛经济圈是很有希望的,但取决于能否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形成“1+1”大于2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佛山自身也要加快发展,比如生产性的服务业与国际的接轨、对接,一些城市功能的培育等。此外,需要利用好土地资源和房产资源,且要吸引优势的人才资源、优势的产业进来,尤其是有利于高端城市功能发育的,从而发挥佛山的竞争优势。
领导纵论
经济更发展 环境更优美 人民更幸福
市委书记林元和: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毫不动摇地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更好地发挥和增创佛山改革开放核心地带先走一步的优势,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更发展,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
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充分认识初级阶段的国情、市情,强化“加快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的认识,始终把又好又快发展放在首位;二,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切实改善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环境;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政企分开。佛山要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必须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各项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四,经济发展,项目第一。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是增强发展后劲的主要抓手”的认识,全力抓好大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