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琳琅满目的醴陵红瓷
“中国红”,中国陶瓷的一个品牌。金秋时节,记者来到醴陵市王仙镇,在瑞丰祥中国红瓷制造有限公司饱览精美瓷器“中国红”。
“中国红”,一个令陶瓷人自豪的名词。世人都知道,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中国红”牡丹天球瓶,作为国礼赠给前来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洲48国贵宾。可这批礼品的制成却有着这样一个过程:那是2006年10月8日的傍晚,3个中国男人———陶瓷大红色釉发明者胡天霏、“瑞丰祥”董事长李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陶艺大师彭毅,在醴陵市“瑞丰祥”一间办公室里,一起敲定了生产这批礼品“框架”。于是生产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负责设计工作的彭毅拿出了“中国红”牡丹天球瓶的图样。图纸呈报审批的第二天便接到上级指示:“立刻开始生产,10月25日之前必须运往北京。”经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后,这批“中国红”牡丹天球瓶从拉胚到成品,经过76道工序,经过4次烧制,终于按期生产完成。打上“醴陵红瓷”印记的“中国红”牡丹天球瓶,瓶高43厘米,最大直径24厘米;端庄秀美,优雅大方;瓶体采用高白泥釉,与首创的高温大红色釉相结合,体内清白如玉,体外鲜艳欲滴;晶莹剔透,瓶上的中国国花牡丹图案由纯手工绘制而成,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整个瓶子象征着和平、幸福、安康。
“中国红”,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陶瓷上那片大红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难题。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在中国陶瓷艺术长河中,唐代发明了铜红;后来,有了宋代的钧红瓷,明清时期的祭红、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瓷。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红,可就因为那一份“红”,使得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因为那一份“红”得来不易,这些陶瓷也就成为皇室内廷和历代国内外收藏家追求的珍品;因为那一份“红”难成,陶瓷界常大诉“十窑九不成”、“千窑难得一品”的苦衷。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陶女浴火炼红瓷”的悲壮故事。而对于“大红”的追求,近现代西方各国也竞相投入巨资,可研制工作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因为釉下彩瓷器要求一定的白度、硬度和透明度,要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烧成。而促成陶瓷上大红色的釉料在温度升至800摄氏度这个临界点时,“红颜”完全褪尽。一片“中国红”的醴陵红瓷的问世,引起了“当惊世界殊”———陶瓷上从此有了大红,而且是釉下彩大红。
“中国红”,一个令国人不会忘记的名字。醴陵人称,正是胡天霏历尽艰辛研“红瓷”,李墨独具慧眼引“红瓷”,彭毅不失时机推“红瓷”,才使“中国红”醴陵红瓷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胡天霏是“中国红”的发明者。当1983年原湖南省科委把釉下大红的开发列为重点课题时,身为副研究员的胡天霏挑起了这副重担,研究所的小伙子毛明福当助手。两人揣着2500元启动资金,到全国各地收集资料。进入试验阶段,早上6时进实验室,晚上12时,有时甚至到凌晨三四时出来,就是他们那个时候的生活规律。1984年,他们终于发现,釉下大红要呈现颜色,硫硒化镉是个重要的因素,但硒遇高温易挥发,只有把硒“抓”住了,瓷器才可能实现纯正的大红。他们选定硫硒化镉作为研究方向。1988年,毛明福远去美国留学,课题组只剩下胡天霏一人。他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十几年如一日,胡天霏研究了3000多个配方,做了上万次的试验。他终于发现,只要添加一种稀有的化学元素,形成大红色的硫硒化镉在高温下性质依然稳定。一个陶瓷界一千多年的“红瓷梦”终于能圆了。
2003年3月,机缘巧合,身为王仙镇瓷泥矿普通员工的李墨结识了胡天霏,被这位老科研工作者的探索精神深深打动,也为“中国红”的广阔市场前景所吸引,萌生了让“中国红”在醴陵市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胡天霏住进了李墨家,两人一起开始了烧制实验。5个月之后终于烧成了4个无裂缝、光洁度好、瓷质细腻的红瓷笔筒。于是,红瓷发展进入了一日千里的速度。2005年,他们成立了醴陵市瑞丰祥中国红瓷制作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中国红”系列产品一上市立马受到人们争相追捧。就在这年10月,瑞丰祥的“中国红”镂空玉壶春瓶在山东省首届淄博国际陶瓷展以10万元价格成功拍卖。2006年,“中国红”在北京、山东、长沙、深圳等地刮起了收藏旋风。
彭毅,作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陶艺大师,对“红瓷”也颇有研究。2006年当国家有关方面领导找到彭毅,联系生产一批“红瓷”礼品时,他顿时意识到这是推介醴陵“中国红”的绝佳机会,便与胡天霏、李墨共同承担了这个任务。彭毅负责设计瓶型,做式样,设计出了“中国红”牡丹天球瓶。这一礼品得到了与会非洲48国贵宾的高度评价,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组委会决定对他们进行嘉奖。
“中国红”,让中华国宝库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如今,醴陵“中国红”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中国红”,这个陶瓷领域的珍贵品种,它向世人证明,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中华陶瓷文化,在新世纪里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