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在五行学说中,土为黄,乃地气勃发之色。土具有“厚重、朴实、磅礴”的意象。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CHINA名称就因此得来。从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无不反映着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厚重、绵长的陶瓷发展史。从最早的彩陶、红陶、灰陶、黑陶,到耐磨砖、釉面砖和斑点砖,再到最新的抛光砖、拼花砖、复古砖,陶瓷工艺和样式,犹如流行服饰,瞬息万变。
陶器和瓷器并称为陶瓷,成为我国历史最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生产最多的工艺品。历朝历代都在生产陶瓷,大至建筑材料,小至玩物装饰,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其实,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器物。陶产生在先,用黏土制坯;瓷产生在后,用瓷土制坯,而且两者烧制的窑温度也不相同。
历史小档案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已发明了陶器。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而神态各异,造型生动的秦朝陶制兵马俑的出土,代表这一时期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汉代,开始出现了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
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著名的唐三彩便是由黄、绿、白三色的釉彩涂于胎身,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而最出名的是马。
到明清时期,中国陶瓷达到了灿烂辉煌的巅峰,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
进入20世纪,我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国力衰弱,给陶瓷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加上军阀混战,许多生产资料都遭到了破坏,因此我国的陶瓷业无法再现兴盛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