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0月,中国的制鞋企业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欧盟宣布,从10月7日起对两国皮
鞋征收16.5%和10%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
实际上,深受反倾销之苦的不仅仅是制鞋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约定,中国自入世之日起15年内其他缔约方可以不视之为市场经济体。因此,只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获承认,中国企业就可能随时掉进反倾销的陷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蚂蚁雄兵
现在,依靠国家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来应对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确实是应对反倾销的一个正确和必要的选择。
“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趋势的,是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取得,除此之外,别无良方。”原印度商务部官员、反倾销专家、律师夏洛德·布汗萨里坚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要最终解决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并不意味着单个企业就不能在反倾销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实际上,中国已经有68个企业获得了欧盟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
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如果中国有更多的企业能像这68家企业一样,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取得市场经济地位,那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中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一旦多了起来,这些“蚂蚁雄兵”或许能对现有的被动局面产生扭转乾坤的巨大力量。
纯属借口
“不可否认,有些企业在转口贸易、低价出关方面存在着倾销行为,但部分国家对中国商品、中国企业的歧视是毋庸置疑的。”温州鞋革协会秘书长谢榕芳说。
最让中国企业不服气的是欧盟对中国大部分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否定。还是以鞋为例,去年7月立案后,欧盟于10月选择了13家中国鞋企进行实地核查,而核查结果是没有一家符合市场经济地位。
谢榕芳表示,制鞋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民营化最强的行业之一,没有任何国家股权,是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运营的。他指出,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根本不可能存在政府干预手段。他具体说:“广东、温州、泉州三地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三地鞋企均为独资或合资性质,也不存在政府方面的优惠补贴一说。”
“作为民营企业,赚了钱要给国家交税,亏了都是自己的,俗话说‘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做’。”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进华也表示对欧盟的裁定不满,“欧盟这次一刀切,不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家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没有一家不存在倾销的企业,而是因为他们怕开这个口子,怕更多的中国企业要求市场经济待遇。他们的核查只是走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