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30万人口的德化,是个典型的山区县。然而这个小县城却成为年产值近50亿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的陶瓷产区,并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瓷都”等称号,德化的瓷烧制技艺还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怎样的历史积淀和时代际遇成就了德化?对集建筑陶瓷和艺术陶瓷于一体的福建陶瓷业乃至中国这个陶瓷大国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传承保护与研发创新
每天中午,实验小学的陶吧里总是机声隆隆、笑语盈盈。这些兴致勃勃的玩陶者,有学生,也有老师。技艺较熟练的,能在快速旋转的圆盘上双手巧妙配合,陶泥在其手下伸缩有序,开合自如,一个陶罐瞬间就在旋转的圆盘上玉立,并随着手的移动变换出优美的造型,让玩者体验到了赋予泥土以生命的快感。“初出茅庐”的,则被泥浆搞得满身泥水却如痴如醉全然不顾。
从幼儿园的陶艺课,到中小学的《陶瓷》校本课程,再到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我县立足于瓷都特色,把传统技艺引入课堂,将陶瓷技艺创作这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熏陶从娃娃抓起,让少年儿童接受传统陶瓷的文化教育,坚持“面向陶瓷经济建设需要”的办学方针,进行乡情教育及实践活动,以服务于瓷都经济建设。
德化窑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及“民窑”的代表,近年来,我县还致力保护陶瓷雕塑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和制作技艺,将德化的瓷烧制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出于保护陶瓷文化的考虑。此外,我县还相继整理、研究、出版了《德化陶瓷论文集》、《德化陶瓷志》等十多本著作,进一步继承和丰富了源远流长的德化陶瓷文化。
在对传统的陶瓷文化加以继承和保护的同时,我县努力做好“开发”这篇文章,大力发展陶瓷经济:立足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走“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工艺化”的发展路子,按照“巩固东南亚,拓展欧美日,挺进国内外大都市”的思路,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形成了传统瓷雕、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并驾齐驱的产业格局,陶瓷产值、发展速度和出口比例均位居全国各陶瓷产区前列,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随着现代陶瓷业的发展,德化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们在传承千年陶瓷文化和“中国白”特质的基础上,大胆引入国内外现代工艺美术的创作理念,研制开发一些新工艺,不断在新产品的开发、材料的运用、创作的题材、雕刻的技艺、表现的手法、烧成的控制等方面推陈出新,把优质原料和精湛技艺融为一体,让德化“民窑”雄风重放异彩。宏益陶瓷研究所的柯宏荣、陈桂玉夫妇在德化是比较有影响力的青年瓷雕艺术家。他们在瓷塑创新方面的作品屡屡在国际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展中获奖,并被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博物馆和收藏家广为收藏。其代表作《天鹅湖》、《三月三》等作品,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化瓷雕“传神写意”的传统技法上,融合了一些新工艺及新材料,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备,极富表现力。
如今,德化有1100多家陶瓷企业,这些企业全都是民营企业,而每家陶瓷企业都设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在德化,陶瓷的研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瓷雕艺术大师们专门进行艺术瓷雕的创作,工艺陶瓷的设计师们致力于工艺陶瓷的造型与装饰工艺,一些技术人员专职于研究陶瓷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或具体技术,如瓷土的配方、釉料、花纸造型、窑炉改造、包装设计等等……这些研发机构既分工又合作,并形成了一种促进、互补的关系,不断将德化的陶瓷行业推向整个行业的领先位置。
构建科技平台服务产业发展
这几天,来自德国的采购商琼斯先生专程来到顺美集团,其中有一种黑夜里会自动发光的陶瓷,引起了他的极大的兴趣。据该集团董事长郑泽洽介绍,在传统的陶瓷釉料中融入高科技的发光色料,这种陶瓷在白天是装饰品,会自动吸光、蓄光,晚上则可以用来照明。这项陶瓷新技术研发领域的新突破,目前已为该公司带来几百万元的利润。
长期以来,我县坚持实施“科技兴瓷”战略,到2005年,已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一方面,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和技改专项基金,鼓励引导企业以质兴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在原料配方、窑炉技术、产品创新开发、企业信息化和能源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步伐;另一方面,建立福建省陶瓷技术开发基地及福建省陶瓷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并依托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员工培训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服务陶瓷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解决陶瓷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为了保护工艺美术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激发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热情,从2001年9月开始,我县通过各项措施帮助企业申请版权保护及开展版权登记工作,成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
从以电代柴到天然液化气的推广使用,德化陶瓷业在全国率先实现燃料的变革和完成了窑炉的改造。在成功开发能风化成土的环保陶瓷之后,德化有关部门又破解了原料配方、烧成技术等难题,将废瓷、矿渣重新加工制作成“再生陶瓷”,利用黄金尾矿生产陶瓷色釉。陶瓷行业作为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而瓷都德化的森林覆盖率却从1993年的53.9%提高到现在的77.3%,同时成为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县。
最近,德化的陶瓷产业基地及“陶瓷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分别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及科技部“2006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项目”。
打造品牌凸显优势
继成为国内“日用陶瓷第一股”后,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冠福”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从2004年以来,我县相继出台并兑现扶持扩大出口、人才引进、争创品牌、招商引资、高档日用瓷生产、瓷土泥料加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奖励。政策的引导和政府的服务,使目前企业创品牌的意识空前高涨,陶瓷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三年来,德化陶瓷产品先后有1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项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分别有2家、4家、5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和“福建省名牌产品”。
为了提高瓷都德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德化陶瓷的竞争力,我县在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创名牌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打造“中国瓷都·德化”区域品牌及品牌资产的维护。
2005年7月,“德化陶瓷”获得证明商标;2006年11月,德化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审查。这是德化在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之后,为了保护能够代表德化精湛技艺水平的陶瓷产品及强化德化陶瓷区域品牌的优势的又一得意之作。
去年以来,我县全方位推进“中国瓷都·德化”品牌宣传的系列策略,在媒体上多方面宣传塑造“中国瓷都·德化”的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延伸阐释德化陶瓷文化特色,丰富“中国瓷都·德化”的品牌内涵。与此同时,我县积极鼓励陶瓷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办厂,在国内外开设陶瓷品牌专卖店,实现产品连锁经营,逐步实现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另外,德化县还通过补贴展位费、运输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进行展销,促进德化陶瓷产业走向世界。
目前,德化正加大力度做好区域性集群发展、产品转型升级、后续人才培养、延伸产业链、能源节约、生态保护,努力向“绿色瓷都,和谐德化”的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