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6日,佛山市市委书记林元和在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调研时要求,各市直、各区有关单位要深入一线,*前监督,用“铁碗”整饬环境污染,并声言在治理环境方面佛山也要做“排头兵”(《佛山日报》11月7日)。林书记的要求并非针对陶瓷行业,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陶瓷作为佛山环境污染“大户”,已被多次列入佛山政府决策层的“黑名单”中。
林书记做出上述宣誓,其实还有一个大的原因。本月初,有多家媒体爆出珠三角空气质量佛山最差,而且将矛头一致指向佛山陶瓷。这些报道还指佛山环保局表示将公布陶瓷企业的生死名单,采用“一刀切”方式根除污染。在各种舆论压力下,作为佛山市的 “代言人”,林书记借到企业调研之际作出上述表态,既可视作是对相关媒体报道的巧妙回应,也可视作为新一轮“铁腕” 整饬陶瓷污染发出了明确信息。
如果说前段时间业界尚在为佛山陶瓷大量转移会否使佛山陶瓷陷入“空心化”之嫌而颇费思量,那么时值今日,转移为大势所趋已经成为各界共识。这里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政府近两年来“苦口婆心”的规劝,尤其是随着佛山大环境的进一步明朗化,陶企对于“转移是佛山陶瓷向上提升的路径”,已经有了成熟的认识与充分思想准备;二是随着陶瓷企业外移步伐的加快,佛山陶瓷不但没有陷入“空心化”之尴,反而随着创意产业园、瓷海国际、中国陶瓷城二期等科研、商贸工程的上马,其中心地位正进一步得到加强;三是佛山陶瓷在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下,“走出去”目前已经被赋予积极意义,其隐含的“主动布局”概念,也已欣然为大多数实力企业做接受,并被部分企业看作二次腾飞或超越的市场机会。
尤为重要的是,陶瓷所带来的污染事实,在媒体的不断暴光之下,普通百姓的心理感知与政府层面的政策操作逐渐在“高度”上达成了一致。在这种“民意”支持下,此次政府声言将拿出生死黑名单,并将用“一刀切”的方式根治陶瓷污染的做法,并没有如炸开锅般在业内掀起惊涛骇浪也就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坊间“佛山政府生死名单中将有200多家包括塑料、陶瓷等在内的企业“上榜”,甚至“将有一半陶瓷企业将被淘汰”等各种猜测或小道消息的传出,似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佛山政府在陶瓷污染治理上对于能否运用“铁腕”掀起整饬风暴的担心。近日,前有环保部门声言将公布生死名单,后有经贸部门接受采访时否认有“生死名单”的事例,折射出的也正是政府部门这种在陶瓷治污上 担心“进退失距”的不自信心态。
其实,政府整饬佛山陶瓷污染的决心由来已久,但一直陷于“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羁绊,因担心缺乏民意支持才会出现执行层面的“犹豫不决”。如今在各方条件业已成熟之下,林书记“铁腕”治污的宣誓,可以视作将在新一轮治污行动上的果断出手。而最近佛山国税普查陶瓷行业的信息表明,政府此次将采用多管齐下的手段,对陶瓷污染作出最后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