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近年来山东建陶的产量仅次于佛山,在全国各主要陶瓷产区中,稳居第二。然而,如果要在山东产区数出几家知名建陶品牌,不要说普通消费者,就是行业人士也会颇觉为难。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山东淄博的中国科技陶瓷城和中国财富陶瓷城,两“城”中聚集了数百家山东陶企的展销位,但,绝大多数瓷砖打的却是佛山的牌子,置身其中,恍若身在佛山。据悉,这些“土生土长”的山东瓷砖,打上佛山的牌子后,不仅好卖,价格也提得起。为此,记者就打造建陶品牌这一话题,专门采访了山东皇冠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兵。
记者:施总,你好。你能在繁忙中挤出时间来接受采访,我们深感荣幸!众所周知,山东建陶产品,不论是产量、还是销量,在中国陶业界都是不容忽视的,而在山东主要建陶产区淄博和临沂,看到的绝大部分是带“佛山”头的陶企,标“山东”或当地名称的并没几家。施总能否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施兵:谢谢,你们从佛山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我深为感动!企业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羸利,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山东陶瓷打上佛山的牌子羸利就更多。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短期来看,打上“佛山”牌子价高好销,对山东陶企有益。但从长远看,其实是对山东陶企本身的伤害,卖得越好,“佛山”陶瓷的名气就越大,消费者就越认同“佛山”牌陶瓷,而“山东”牌陶瓷离消费者也就越远。这是为他人做嫁衣,为他人打名头,说到底,就是一个品牌建设问题。这里有个很现实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去年,山东某企业工程招标,对前来投标的单位明确表示不用山东陶瓷。本地工程拒绝用本地牌陶瓷,可见山东陶瓷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也非一日之“功”,是长期不注重品牌建设而酿成的苦果。
要打造品牌,无论是区域品牌还是个体产品品牌,都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和投入。急功近利是做不好品牌的,山东陶企老板一定要转变观念,致力打造自已的品牌,否则将吃大亏。如果其他陶瓷产区和佛山建陶一样打出了自己的牌子,山东陶瓷仍裹足不前,以后的路将更难走。
其实,山东陶瓷无论从质量、花色还是外观,都是不错的,是过得硬的,缺的就是自己的牌子。从目前来看,山东陶企决心做品牌的很少,但皇冠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现在无论是企业领导班子的认识、理念,还是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皇冠都具备了做品牌的条件。皇冠产品定位为中高档,在品牌建设方面,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再辛苦、再艰难也不回头,并期望为山东陶企起个表率作用。
记者:毫无疑问,要做品牌,陶企的投入就要增加,成本就要上升。目前,国家一再强调企业必须节能减排,同时,近年来人工成本也不断上涨,这是否会对陶企的品牌建设带来影响?
施兵:影响肯定是有的,我个人认为这种影响还是正面的。建陶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也是资源消耗性产业。节能,既对企业有利、也对社会有利。要节能,就必须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表面看来增加了成本。但,长远来看,是值得的。减少污染也是如此,环保门槛提高了,成本自然要增加,企业产量越大,这方面的投入也要增大,这是成正比的。这就促使企业要做品牌,产品向高端发展,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品牌产品。
另外,在用工方面,近来人工成本上升不少。山东陶企与佛山陶企有点不一样,工人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相对来说,工人要求的待遇也较高。皇冠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大,职工生活区建有体育场、图书馆、娱乐室,职工住的每个房间都建有卫生间,生产环境也好,自动化程度高。皇冠职工平均工资达1400元/月,不压工资,出粮及时。在山东人工成本不低,对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促使陶企做品牌,增加品牌附加值。
记者:我们知道,华东的陶瓷企业虽然不多,但在品牌建设方面可称得上是中国陶业界的先行者、成功者。目前,这几家陶企也开始北移西进了,这是否会改变它们的高端品牌形象,或者反过来说能对其所入驻的陶瓷产区起到提升作用?
施兵:我曾经在华东陶企做过多年,可以说对华东台资企业还是比较了解的。在品牌建设方面,华东陶企可做为表率。从陶业的特点来看,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华东是不适合生产传统陶瓷的,把生产基地迁出华东,在同样情况下可有效地降低成本。不过,象汽车行业一样,外迁不会降低质量,不会降低品牌形象,不会降低产品定位,除非企业改变了策略。
当然,华东陶瓷的迁入,对当地陶业毫无疑问会产生影响,尤其在品牌建设方面。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国相对富裕的省份,但人们的思想趋于保守,虽务实肯干,而在创新方面却较弱,很少思变。目前,也有华东陶企入驻山东,这对山东陶企的品牌建设多少会起到促进作用,可以说品牌建设也是山东陶业提升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