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葡萄酒业的“大佬”,在市场上如沐春风的张裕在不经意间遭遇了卡斯特变故,如今,它所提出的国际化梦想和进一步高端化,似乎也正是因应这一变化而来。
自2005年中全面改制成功后,张裕在市场运作上越发显得活跃。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张裕开始大举推动VIP俱乐部建设,并对旗下产品进行价格上调,直到不久前张裕企业分级法则的制定……张裕的一举一动,吸引了业内外的无数目光。
在3月19日的成都糖酒会上,久未露面糖酒会的张裕投入100多万元,高调发布了进军全球十强的国际化战略,宣布成立烟台张裕先锋国际酒业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张裕方面还透露,将比去年增加1个多亿的市场投入,用以打造张裕北京国际酒庄、张裕钓鱼台等高端品牌。
“国际化”、“高端化”,成为了张裕高层在糖酒会上,向各路媒体、经销商反复念叨的两个词汇。在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背后,张裕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意?
“国际化”梦想
来自于张裕方面提供的信息表明,2005年张裕集团完成销售收入30.8亿元,实现利税8.2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5%和36%,而张裕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达到约20%,稳居国内葡萄酒行业第一品牌的地位。
良好的业绩使得张裕有了更多的底气,按照张裕总经理周洪江的设想:“目前按销售收入排名,张裕已跻身国际葡萄酒业前20强,提前3年实现既定战略目标。未来3年张裕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目标是到2008年打入全球葡萄酒行业十强。”
从张裕所公布的业务构成情况来看,其整体业务链构成将划分为核心业务、增长业务和种子业务三部分。其中张裕葡萄酒作为其核心业务,张裕白兰地、张裕保健酒作为其增长业务,而先锋国际酒业以及张裕的出口产品,将作为其种子业务。
据了解,在糖酒会上高调登场的先锋国际酒业将主要经营张裕烟台酒庄桶装酒,目前已代理帝萨诺(DISARONNO)、苔丽雅(TALEA)等品牌,未来还可能代理来自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威士忌、香槟等相关葡萄酒系的产品,目标是做成中国最大的专业洋酒代理公司。除此之外,张裕还提出了更宏大的目标:计划在3年内实现国外销售份额占总量的三成以上,最终实现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比例达到1:1。
实质上,从张裕对其旗下业务按照核心、增长、种子的划分命名来看,张裕对于其迅速“国际化”的战略还是有所保留。而张裕想打造成为“中国的保乐利加”的梦想,也并不是其一家独有。
记者在近段时间中,先后采访了中粮和吉马这两大国内知名的酒水生产商和运营商,无论是中粮副总连庆所提出的“四个多”——多产地、多品牌、多系列、多品种,还是吉马总裁林建国提出的“五个多”(增加了多等级)以及投资5亿打造酒文化中心,都和张裕建立先锋国际酒业这一销售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处。
“高端化”延续
依靠低端甜酒起家的张裕,面临市场环境的转变,在近年开始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从2004年开始,先后淘汰100余种市场销量比较小的产品,逐渐确立了以张裕·卡斯特酒庄和解百纳为核心的中高端产品结构。
对于张裕品牌的发展阶段,周洪江作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梳理: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张裕全方位向高端延伸,成功的树立起张裕解百纳干红的中高端品牌形象;第二个阶段是张裕在2002年与法国卡斯特集团合资创立联合高端品牌“张裕·卡斯特”;而2006年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张裕将不断开发新的联合高端品牌,并对旗下的多个子品牌开始国际化的系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