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陶瓷大国,但却是陶瓷弱国。一方面,陶瓷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连年名列世界前茅。另一方面,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只能以非常低的价格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许多优质产品也只能打着国外的品牌才能进入高档市场。目前,缺乏自主品牌已成为我国陶瓷业的一大软胁。因此,练好自主品牌之功,大力实施出口名牌产品战略,已成为陶瓷行业的当务之急。
有关专家指出,练好自主品牌之功,必须突破我国陶瓷业品牌建设的弱点。有关人士把中国陶瓷与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的产品进了直接对比和详细分析后指出,造成我国陶瓷业国际知名品牌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装备水平落后。由于国内陶瓷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我国生产陶瓷的企业中除广东、上海、山东等地区的一些企业技术装备较好外,多数地区和企业的技术装备还较落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不足20%,而且不少企业的先进设备使用率不高。由于硬件不配套,加上缺乏专业人才,致使软件开发也相对滞后。
二、研发能力不强,设计缺乏内涵。设计创新能力是创建自主品牌的重要依托。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往往只注重外观的设计而不注重产品的内涵,使一些消费者对中国陶瓷有着低质廉价、设计令人不愉悦、模仿以及没有诚信、缺乏个性的印象,致使我国陶瓷产品的局限性很大,影响力非常有限。同时,国内许多企业对流行趋势的预测比较弱,致使产品同质化明显。由于存在着以上所说的问题。尽管我国陶瓷企业推出了许多新品,也很难打入国外市场,只能通过价格战来占领市场,这已成为陶瓷行业的痛中之痛。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包装,是一个新面孔,更重要的是一种性格和一种生活。我国陶瓷产品要想进入外国市场的话,就必须要做到跨越文化差异,突出设计的差异性,发展独立的特色产品,推出真正的中国风格的陶瓷设计,这就是要创造品牌的文化价值。
三、企业规模小,缺乏影响力。近几年,中国陶瓷虽然每年以较大的速度增长,也有一批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品牌和企业脱颖而出。但迄今为止,企业和品牌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大,就连作为在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年销售量也不过十几个亿。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由于品牌规模小,势必导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和品牌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其结果是互相挤占市场,自相内耗,资源浪费,经济运行成本过高,无法形成大品牌,分散了陶瓷消费者的注意力,还抑制了名优产品的拓展空间。
四、技术侵权,模仿严重。目前,中国陶瓷行业里普遍的“克隆”现象导致了品牌难以建立,影响难以扩大。在利润的驱使下,国内许多企业以洋品牌为标板,不断地“克隆”其工艺和设计,而洋品牌们则干脆让国内企业帮他们进行品牌推广,这已成为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初期的基本模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陶瓷行业是在“克隆”中发展壮大的。
五、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手段单一。由于现有陶瓷生产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许多企业规模不大,再加上受企业家自身素质的影响,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意识普遍不强,一些企业尽管在市场上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品牌宣传和推广方面则相对较弱。同时,许多企业营销手段单一,热衷于一些所谓高科技概念的炒作,不能静下心来经营品牌,把品牌做大做强,致使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很少,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没形成颇具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因此,国产陶瓷尽管价格很有竞争力,但出口利润却增长缓慢,有些品种甚至呈下降之势。
六、行业进入门槛的相对较低和标准的落后甚至长期缺位也是造成国内陶瓷业品牌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发现,一些企业制定的产品企业标准要低于国家标准,陶瓷产品存在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虚假欺骗等质量问题。此外,行业进入的门槛相对较低,使得陶瓷产业无序,低水平竞争严重,这直接导致了中国陶瓷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局面。
有关人士指出,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陶瓷在不能有效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国内陶瓷市场也正日益被国外品牌抢占。目前,业内要求争创自主品牌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壮大自主品牌,突破品牌瓶颈,已迫在眉睫,这个问题已被政府相关部门和许多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陶瓷业争创自主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一部分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的企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大批靠“克隆”生存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