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4. 产销协调不顺畅。很多厂家散装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多数是卖得越多,库存越大,损耗也越大,盈利微薄,有的则是越卖越亏。对具体的门店消费特点不研究,投入的产品不是门店畅销的品类,而真正畅销的产品又处于缺货状态。散装产品普遍有比较明显的销售淡旺季,而且旺季持续的时间又不会很长,带有一定的突发性质,这样就要求现在旺季之前有充分的消费研究,在销售过程中强化销售的日报制度,及时在不同门店之间调货或者更改生产计划,其中的包材、促销物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征:及时反应、及时调整、及时修正。
5. 管理不规范。作业反应不及时,责任不明确,绩效失控,销售人员做事毫无头绪,常常被各环节束缚住。立志在散装产品上走出一条路的企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设计专门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并且有专门的执行队伍和相对独立的报表体系,这种销售的突发性质对很多准备不充分的企业形成相当大的考验。临时抱佛脚者将无法弥补出现的损失。
事实上,散装不但是一个新的销售终端,更是一个管理平台,散装品销售是非常讲究规则的。
一、在市场规模和生产规模上,要有专门的战略决策:
A、规模取胜,设计区域策略。(销售规模策略)
散装陈列是可以采取加盟模式的。对于新区域,可通过与经销商的合作共同进店,先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建立样板,然后靠外部的经销商经营,盟主只要负责进行联合采购、联合服务甚至跨区域的联合促销即可,前期是要设计好一个运作方案,主要是解决加盟者。做出规模,不但糖果,其他产品也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进入卖场,品类丰富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专卖渠道,独立起来可能形成庞大的零售网点。
B、OEM,避开规模效益难题(解决高生产成本问题)
散装糖果这种小品类、多品种的销售特点,常常使企业失去规模化生产的优势。由于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很多企业选择散装销售是为了消化产能空余,导致散装销售多败于“成本失控”。
在徐福记看来,为什么不能只做销售,把生产留给制造业呢?于是,他们从盈利模式原点出发,先设计市场,按照自己的销售需求,制定产品标准,再整合制造环节,找有能力的企业OEM代工。
二、在产品设计和产品陈列上,需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开发专门品牌,巩固终端。(销售平台)
很多企业的散装产品没有统一的主题,特别是没有针对年节的销售特点进行品牌和卖点开发,也不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或者配置促销品,甚至没有基本的终端活化。因为他们认为,散装销售是廉价处理即期品的形式,没有必要去专门开发与经营。
徐福记将自身的产品诉求与年节的销售时段结合起来,用“福”的概念统领所有产品,在年节期间重点推广“年节糖”的组合产品概念,并通过把包装的形象产品来提升散装产品的消费价值。这种依靠不同的产品进行产品品类宣传的形式,正是将产品本身作为广告宣传的媒介。
其实,把散装区打造得类似“店中店”,是很有可能的。发达国家的商场,甚至餐饮终端和药店,都有多媒体的终端销售平台。这种模式对食品有用,对诸如玩具、工具、非处方药乃至烟、酒、茶、小礼品等销售同样有效。
小量多样,价格策略独特。(价格策略)
散装产品不可能把每一种包装式样、成本结构的产品的价格逐一进行定价,这样,不但增加消费者的记忆难度,难以在价格上达到价廉物美的印象,更可能增加了进场和结算的困扰。
与规格产品甚至是单品类的经济包相比,散装产品的价格策略是综合的。徐福记的产品中,既有单价很低的,也有单价比较高的,最终形成一个综合价格,要注意与标准货架上的产品进行比较,价格差距适宜,才有吸引力。
比如,有15元/500G的,有12元/500G的,最终定价则应当在15-12元之间的某一个价格上,而不是两个都要,当然还要看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假如竞争对手的价格为13.5元/500G,那么就要考虑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