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述评 10月下旬,佛山市环保局、经贸局等有关部门就佛山陶瓷产业结构调整作了重要批示,佛山市环保局负责人还为此强调将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份决定陶企生死命运的名单。碰巧的是,近日,新驰陶瓷有限公司在走完8年的路后终于倒下了。尽管新驰的倒闭有其内部的原因,但站在整个行业大背景来看,其自盛向衰的转变,折射出佛山陶瓷行业已进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尤其是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启动全球招商仪式后,关于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话题流行于业界,在南国陶都佛山发展总部经济是建立在政府对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
冬雪尚未降下,陶瓷人已深刻感受到寒冷了。佛山陶企将何去何从?总部经济构想将给佛山陶瓷整个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哪个阶段哪类陶企可以留下?
近来坊间传开的一种说法是,政府将在明年内采取不同方式关闭或转移南庄所有的陶瓷企业,这让陶瓷企业大惑不解:究竟哪类企业在哪个阶段才有留下的资格?
近年来,企业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被动地与政府缺乏沟通,这样就形成了政府在施政方面与企业在产销运营时互相博弈。行业有关人士表示,一些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差、环保观念薄弱的陶企固然要被列入淘汰名单,但同时,政府也很有必要调整思路,积极引导陶企参与对话,以更透明的方式更负责的姿态考虑企业的发展。
如何发展总部经济,关键看政府和企业双方用什么决心、哪些标准和多大成本代价来留下创新能力强、环保意识强和具备强大品牌实力的陶企,培育具有与国外同行抗衡能力的大品牌。
制定怎么样的标准决定陶企去留?
“政府没有制定相关标准,企业就无所适从。”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行业缺的是一套严格的产业发展标准,譬如,不少陶企就抱怨“三个一批”没有明确哪个“一批”需要符合什么标准要求。企业在关心产品研发和销售的同时,更在乎环保部门、经贸部门及城市管理部门能够一次性制定统一的“达标标准”,实行统一的组织实施、统一组织验收等。
倘若能尽早制定一套合适的、能实施的、可操作的运作细则,公之于众,依章执法,尽量避免事后检查拆除等“劳民伤财”之举,这样即使企业因自身主观生存能力有限而被迫搬迁、关闭,或许会心服口服。
构建什么样的发展总部经济的载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陶瓷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不可能完全效仿电子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那种‘头部’和‘身体’分离的做法”。陶界一资深人士表示,“构建陶瓷总部经济要有适合的载体,要处理好‘身体’与‘头部’的协调关系。”
政府部门要通力配合,在财政和其它优惠政策方面支持鼓励一批龙头名牌企业留下来且保证能向高端发展,以此为依托进行产品研发,通过总部展示于市场,辐射周边所设企业,并按照统一标准、工艺规范生产,最大限度彰显名牌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最终推动总部经济的良性发展。
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催生了陶瓷总部经济构想甚至决定其未来前景。作为政府产业调整的衍生物,陶瓷总部经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政府和企业加强沟通,调整战略思路,才可能实现以会展经济推动陶瓷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