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人才过剩?陶瓷行业投资过热?
11月24日,一年一度的景陶院秋季招聘会顺利召开,现场有来自上海、福建、广东、山东、杭州、江西等地52家企业(以陶瓷企业为主)前来招聘,其中不乏斯米克、九牧、箭牌、诺贝尔、松发等业内著名企业。
相对往年景象,今年招聘现场气氛之热烈是笔者所没有想到的。招聘会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下午的3点,现场还是“人山人海”,虽然有的岗位只招2人,却有四五十人排队应聘,每家企业都收到简历100多份,多者甚至有几百份。据企业代表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心态普遍平和,甚至有不少学生表示,只要有工作,做什么都可以。
为什么以前的“天之骄子”如今会落入如此尴尬地步呢?
这自然与大学扩招有关,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出现供大于求。据了解,今年,我国有创纪录的500万大学生毕业,尽管国家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仍将有1/3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这种状况下,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产生悲观情绪,纷纷降低自己的就业预期。
降低预期同时与行业特性有关,我们大多企业缺乏评估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不愿去培养人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他们看来,与其高成本培训员工,流动性大,还不如去挖现成的有经验人才。在这样的思维作用下,造成行业创新先天不良的产业特征,导致市场对毕业生需求进一步减少,也使毕业生降低就业要求。
相对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悲观情绪,企业家对陶瓷行业的预期却是乐观的。整个行业在国家经济基本面看好,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的支撑下,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众多陶瓷企业纷纷在江西、辽宁、湖南、山西等地布局转移,跑马圈地。
但近日有媒体爆料,“西部瓷都”夹江因天然气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同时市场一直处于低价竞争,产品积压严重,有近20%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我们惊诧,陶瓷行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如此脆弱,生产过剩,低价竞争,创新不足,同时结合行业近两年的“扩张潮”,我们似乎看见些许“投资过热”的迹象。
众所周知,陶瓷企业的扩张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会造成经济过热,增加经济系统运行的风险。因为我们很多陶瓷企业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扩张,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投资过热也会引起煤、电、油、气的全面紧张,以及造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谈论最多的是超高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流动性过剩等等,我们国家也确实面临着资本富余的情况(如高储蓄率、利率下调),那么具体到陶瓷行业是否存在投资过热呢?笔者能力有限,不能深入分析,权当抛砖引玉,欢迎业内专家,经济学者研究探讨。
但毋庸置疑的是,受国家调控政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整个陶瓷行业一定逐渐会经历从产品阶段,到品牌阶段,再到资本阶段的发展过程。当一个行业从资源,劳动力密集的粗放型竞争,向为品牌、资本的精致型竞争发展时,人才的作用是日益凸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