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庆陶瓷书法作品
一位古稀老人,放弃了优裕的生活,花掉一生积蓄的几
十万元,隐姓埋名,潜心研究,深入全国十大瓷都探索陶瓷书法,创作出了3000多件陶瓷书法作品,提出了陶瓷书法新概念。他就是河南省中国画院院长、全国首届“百杰书法家”、“德艺双馨艺术家”张万庆。
1999年2月4日晚,广东佛山。
61岁的张万庆手提一个泥迹斑斑的手提袋,披着满身窑灰,疲惫地从我国唯一一座保留最原始的陶瓷烧制基地——南风古灶厂走出来。寒风迎面,他下意识地裹紧了5个多月前从郑州家里穿来的一身秋装,想找个小饭店填填肚子,可路边大小饭店都已关门,唯有大红的春联热热闹闹宣告着除夕已到。春节的旅店只有他一个住客。他喝着凉开水,吃着早晨剩下的两个冰疙瘩的粽子,将就着过了个年。
每逢佳节备思亲。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正翘首等待着老人回家团圆。她们只知道老人外出探究陶瓷书法之道,哪里知道他的艰辛和苦衷呢。
是啊,想想自己作为一个知名的书法家,家里家外衣食无忧,登门求字者应接不暇。而如今,为了摸索出陶瓷书法的真谛,孤身一人,拜师学艺,隐姓埋名,自付资金,从陶瓷技法的基础入手,甘当一名小学生,经历的艰辛与失败历历在目,他的眼泪也随着思绪流了下来。就在几天前,他倾心制作的一个高140厘米、最大直径30厘米的大瓷瓶,采取三种技法嵌入了自己精心书写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从买回泥胎到制作成型到嵌入书法到入窑、出窑的半个月里,他像等待自己即将出世的婴儿一样,眼巴巴地盼啊盼,可开窑时盼到的却是一堆不堪入目的废瓷片,痛苦的泪水一下子溢满了老人的双眼。之后他请来陶瓷专家帮自己会审。原来泥胎底部未凉干就提前入窑,窑火温度又没有控制好。他把专家的意见一点一滴记录在本子上,深印在脑子里。一回回的失败,一次次的坚持,一个60多岁的老人真是不服老,他总是在和自己较劲。
自己是不是太傻了?放着城里舒服日子不过,整天钻在土窑里烟熏火燎找苦吃,你不是“傻”又是什么——自古以来,陶瓷界与书法界各有其师,陶瓷与书法互不搭界。而你却偏偏向传统发起了挑战。进行陶瓷书法的探索有意义吗?有,非常有意义!他用被子紧紧地拥着自己,感到温暖了许多。
这只是张万庆多年来陶书探艺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和生活片断,其中,孤独、艰辛、失败、痛苦,不堪回首。
2000年春,张万庆来到了江西景德镇。景德镇以生产青花瓷闻名。青花瓷是我国十大陶瓷中除宜兴紫砂陶外,唯一一个器物上有大量书画、文字的瓷种。他想,青花瓷技术娴熟,产业兴旺,若从青花瓷入手探索陶瓷书法,成功的机率应该更大些。于是,张万庆走街坊、串市场、观展览、蹲作坊、入灶间,从制作泥胎到作品入窑,每个环节都不放过。他不受传统约束,尝试在各种形状器物上作多样化的书写。经过试验,在宣纸上常用的墨在瓷器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在高达上千度的烧制中,墨会变成蒸气烟消云散,宣纸上笔墨的浓淡疏密、行云流水,根本无法在陶瓷上得以表达。陶泥上只能用笔蘸釉色来写,而釉色粘稠,没有非常过硬的书写功力很难达到书法艺术效果。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大字、小字、双色叠加,他一遍遍地练,一遍遍地试。终于,当他精心创作的40多件陶瓷书法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整个景德镇轰动了。
随后,他又到河南禹州、山东淄博、河北邯郸等地,进行钧瓷、汝瓷、淄博瓷、邯郸瓷、德化瓷、唐三彩、黄河陶等十大陶瓷系列的陶瓷书法创作和实验。他大胆探索,创作出一批凝重、大气、撼人心魄的艺术精品。
2007年7月14日,河南博物院为纪念建院10周年,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庆典活动——“张万庆先生书法与陶瓷书法展”。他的100幅书法和500件陶瓷书法作品同时亮相。气势恢弘的书法长卷、巨幅刻瓷和独具韵味的钧陶书法,令书法界和陶瓷界专业人士耳目一新,展览一周,参观者天天爆满。著名钧瓷大师、《钧瓷志》主编苗锡锦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人们只知钧瓷美,不知有了字更美。千百年来没人敢越的雷池,张万庆不仅越过了,而且创造出了奇迹!”
张万庆陶瓷书法,也得到了全国多位陶瓷大师的认同和赞誉。陶瓷大师刘翮天、徐汉棠、梅文鼎、刘立中、方一鸣等和著名书法家王学仲、权希军纷纷题词嘉勉。
有人说陶瓷书法应属于民间工艺,而不属于书法艺术。张万庆认为,陶瓷书法的归类应从两方面认定:第一,书法在这里是主题还是配角?第二,书法的韵味是淹没了还是张扬了?陶瓷书法艺术水平的高低,关键不在于载体是宣纸或是陶瓷,而在于书法者自身艺术修养的高低。
张万庆深有感触地说,陶瓷书法他只走出了第一步,如果许许多多懂造型的、懂釉料的、懂烧制的、懂电脑的、懂历史的、懂化学的专家学者,都能够加入到陶瓷书法事业中来,就一定能够迎来陶瓷书法的春天。(苗宝今 王慧玲 李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