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大型陶瓷企业扩大再生产,拟招聘120名一线熟练技术工人,通过短信群发的形式,广发招聘信息,但前来应聘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之人与厂方的要求相差较大。某企业招聘陶瓷烧成窑炉主管,招了半年都没有招到合适的人员。某企业招聘品质管理质量检测人员,工资涨到每月3600元,都没有招到合适的人员。某陶瓷企业招聘联合车间主任,要求年龄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熟悉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协调能力强,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月工资5000元以上,招了几个月都没有招到合适的人员,不得不降低要求招聘来维持生产。那么西部瓷都陶瓷企业为什么会出现招工难呢?在西部瓷都某陶瓷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该企业有一线生产工人448人,其中25岁以下占2.1%,30岁以下占8%,35岁以下占20.7%,45岁以上占56%。企业招工难,员工年龄结构偏大,给陶瓷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产品上档升级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招工难,陶瓷企业不得不加强在职员工的控流工作。李某某从事印花操作,两年前就提出辞职申请,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顶替,今年终于在第7次提出申请时才被批准。那么企业该采取哪些对策解决招工难呢?
一、招工难的原因:
1.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资福利涉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每个员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如果员工的收入水平低于同行业的收入水平,员工就可能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一有机会,员工就会选择跳槽,特别是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跳槽将对企业正常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如果企业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同行业的收入水平,员工的忠诚度就会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员工队伍得到稳定,企业就可以运用这一优势将更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本企业来。如果企业员工年收入水平呈增长状态,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好,企业竞争力增强;另一方面员工的心态得到稳定,对企业的前途充满信心,拥护企业的决策层,形成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反之人心惶惶,工作互相推委,工作积极性不高。王某说:我从事窑炉操作五年了,今年每月工资1300元,但是每月都要停气,实际每月只能领到700元,虽然放假后企业要发放每天10元的生活补贴,但是这点钱对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要维持生计还很难,我怎能安心在此工作呢?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陶瓷企业招聘的影响:通过几年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西部瓷都(夹江)的茶叶、黄花、奶牛,蔬菜已有一定规模,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茶叶采摘季节,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请人,工人每月可领取600元工资。由于外出打工多为年轻人,致使农村体力活也需要请人。请人施肥每天40元,包吃住。请人修剪茶叶一天也少不了80元,要请人抬东西,不是很好的关系再高的工资也没有人愿意干,也没有人能干得下来。
3.工作环境问题:陶瓷企业一线生产受粉尘、噪音、含硫气体的影响,其工作环境与宾馆、酒店、超市、电子厂的清洁、空调环境相比相差较大。许多年轻的打工仔抱着好奇心,选择到外面去闯,增长见识,还能领高于内地的工资,何乐而不为呢?
4.陶瓷企业机制与年轻人不适应:霍施塔特在其组织实践的文化相关性理论中指出,35岁以下员工经历的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接触和耳闻目睹的往往是年轻暴富和迅速成长的例子,相对而言有强烈的欲望,权利预期短,愿意接受挑战和冒险,不安于单调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很难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太长的时间,往往看重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短期薪酬的提高。而夹江陶瓷企业全是私人企业,家族裙带关系重,年轻人很难短时间成长起来。
鉴于以上因素,陶瓷企业应着力从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等方面加大力度,强化员工素质,提高产品质量,特提出以下建议:
1.企业业主应积极主动同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联系沟通,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员工对企业业主是剥削阶级的思想,让员工明白工作是为自己工作,为自己创造效益,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将能力找工作。同时以实际行动给员工以良好雇主形象,从而使员工积极主动为良好雇主工作,以消除被动破坏性的为剥削阶级工作。
2.做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工作,做好设备的检修,从而提高和稳定产品产量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为员工创造更多更稳定的效益。
3.注重人才的储备工作,鼓励员工在职进修,由此产生的费用可由员工先垫付,待学成在企业工作满一定年限由企业报销。组织开展技能比赛,对优秀者晋级晋职,从而形成积极学习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开展合理化建议,让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切实为企业分析,找差距提办法,对采纳的建议企业要给予通报表扬或奖励,以树正气。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企业凝聚力,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做好员工的帮贫济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