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泉州陶瓷生产又有新的发展。现已发现的窑址达326处,是已发现的宋元窑址的两倍半。从分布的情况来看,大多集中在德化、南安等县发现的明清窑址不多,晋江7处,南安仅3处。原因可能出在燃料问题上。明清时期常见的阶级窑,在烧成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木柴,一座仅四间窑室的窑炉,烧68小时,用去松柴14~15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生活用柴量很大,再加上雨水较山区少,树木生长慢,过量砍伐造成燃料短缺,长途运输又要花去大量运费。其次,德化、安溪的瓷土质量明显高于沿海地区,因此,明清时期德化、安溪的陶瓷生产的规模比沿海地区大得多。
宋元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德化,到明末清初时确立了瓷都的地位。从分布区域来看,已从原本集中于城关一带扩大到全县各处,北部的上涌、割坑都发现窑址。据说在清代乾隆年间,从事制瓷业的人数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时期的窑型有些已改进为阶级窑,因其形如蛋壳,又称蛋式窑。这种窑窑体高大,一般由四、五级窑室构成,每级之间有隔墙,下置通火孔,每室均开窑门,顶成园拱形。阶级窑特别知合烧制氧化钾含量高的白瓷。在烧制过程中,大量使用匣缽,一缽一器更能保证烧制质量。采用这种方法,是与明清时期德化制瓷业大量生产艺术陶瓷的需要相适应的。
明清时期德化陶瓷业以白瓷和青花瓷最为著名。白瓷,亦称“建白瓷”。这类瓷器,自胎及釉在工艺技术方面都极力追求玉器质感的温润凝重。胎骨以其细腻而称“糯米胎”。釉色一种白中微泛粉红,俗称“孩儿红”,言其如婴孩肌肤;另一种白中略见素黄,俗称“猪油白”,又以其色度深浅变化分为奶油白、象牙白、鹅绒白、鸭绒白、葱根白等。与其他地方生产的瓷器相比,德化窑的产品因其釉质纯净更使人有冰清玉洁的感觉。而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德化瓷器种类更加丰富,除了饮食器皿、文房用具和陈设供器之外,各种人物雕塑造像、模仿动植物造型的艺术品更是令人赞不绝口。雕塑造像大多宗教信仰偶像,也有少量历史人物,其中尤以佛教的观世音、达摩、弥勒、罗汉以及民间信仰的福德正神、八仙、关帝、寿星最为常见。这些雕像作品形态千变万化,单是观世音的造型。就分为杨柳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威德观音、读经观音、朝圣观音、千手观音等不下十数种。随着生产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技术工艺日赵成熟,德化制瓷业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如明代的何朝宗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瓷雕艺术大量。何氏最擅长人物表情的刻画和衣着纹理皱摺的变化,使作品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至今被视为国宝级文物,为故宫等博物馆、院收藏。
德化的青花瓷始产于明朝中叶,至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时期,基本上取代白瓷成为德化瓷业的主要产品。在已发现的明清古瓷窑中,80%以上都生产青花瓷。青花瓷是以氧化钴矿物制作颜料,绘在瓷胎上,淋奥后入窑烘烧而成,因其花色青蓝,因此称之青花瓷,也釉下彩。德化青花瓷图案以山水为主,兼有人物、花鸟、宝器、吉祥文字等,绘画手法有写意、工笔等。相邻的永春、安溪等县,明清时期也以生产青花瓷见长,其窑炉窑具、生产工艺、产品款式、彩绘图样等,与德化窑相近。到道光、咸丰年间,瓷业生产规模萎缩,产品质量下降,生产趋向衰退。
明清时期泉州生产的白瓷和青花瓷,除了供应国内消费之外,仍有相当数量外销,销售的范围比宋元时期广。随着东西方航线的开通,更多的中国陶瓷传入欧洲。在英国爱德华七世的陈列室里,有与德化窑产品相同的梅花杯。欧洲其他国家的皇室、贵族很喜欢收集这些精美的瓷器。据说在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26件德化瓷器,其中有1件是1690年王室贵族的财产;英国博物馆收藏的德化瓷器,最早的是产于明代正德十年(1511年),另外牛津、剑桥博物馆的德化窑产品有300多件。
明清时期德化窑还专门生产供伊斯兰教徒使用的器具,在印度尼西亚博物馆里收藏有两件釉外云彩大盘和一件白地青花中碗,都写有阿拉伯文字,大意是赞颂主宰安拉、至圣穆罕默德和其他圣贤。专家们认定这些都德化窑产品。
泉州地区古代陶瓷业发展的情况,可以见诸各种历史文献,但是更多的是从至今保存下来的陶瓷制品和古窑址的发掘中得以再现。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流传各地的陶瓷制品产地的确定。除极少数有明确标识之外,大多是根据造型纹饰的比较来加以判定的。只有遍布各地的古窑址给我们提供了信实可靠的实物材料。马克思说过:“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通过对古窑址的发掘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相应历史阶段泉州陶瓷业的生产状况,而且可以在更深入的各个层面上了解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商品贸易、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至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情况。泉州地区的数以百计的古窑址,是研究泉州古代历史十分珍贵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