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是有点冤枉”,佛山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接到记者采访电话时急切的表示。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陶瓷砖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中,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因拒绝抽查,其产品质量被按不合格论处,这在佛山陶瓷业历史上尚属首次。
这一事件也在作为中国陶瓷生产贸易重镇的佛山产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业内人士表示奇怪,这两家陶瓷企业在业内名声都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拒绝抽查的事呢?
记者随后对上述企业进行了调查,两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均连连喊“冤”,表示希望早点澄清“误会”。他们说,长期以来,陶瓷企业忙于应付各级单位检查,其中不少碰到假冒组织和个人行骗,为此企业谢绝了部分访客。“谁知道这次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查是真的”,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毛总经理显得非常无奈,他说目前正在联系国家质检总局抽检组,“希望澄清误会,重新进行抽检”。
这一“拒查”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还有待证实。不过记者采访中确实发现,许多陶瓷企业经常遭受各种假冒组织骚扰,要求对他们企业进行评比、检查。有家陶瓷企业的不完全统计表明,在今年前11个月里,竟然接到了700多个类似的骚扰电话。
在佛山其他一些知名的行业里,很多企业也有类似的困扰。有行业协会就表示,希望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为企业制定一个“必检目录”,以减少企业的困扰。
当事企业:疑人冒充质检总局“行骗”拒其入厂
“拒绝抽查肯定是没有的事,这是一个误会”,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办公室汤主任向记者介绍,今年8月,一批自称国家质检总局的人员来到该厂,要求对产品进行抽检。“企业每年大大小小迎接的检查太多了,不少人打着各种旗号招摇撞骗”,汤主任说,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当时误以为是有人冒充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人员,“因为没有接到相关部门通知,我们没有同意对方抽检企业的产品,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9月,圣陶坊陶瓷公司通过了地区和省一级质量监督局的抽检,“产品并没有问题”,然而日前“佛山两企业拒绝抽查,产品被按不合格论处”消息传得满城皆知,毛总经理才意识到,“那次来检查的人员的确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人员。”
记者联系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销售科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调查“因拒检产品遭不合格论处”事件,“到现在企业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个方面的文件,但产品质量并无问题,企业并非拒绝抽查,我们只是不轻易接受一些检查等活动”。
质检总局:拒绝抽查产品质量按不合格论处
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发布的《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指出,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日前对共抽查了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河南等11个省、直辖市136家企业生产的136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9.7%。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二是所检陶瓷砖产品放射性核素含量全部合格。
此次抽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个别产品“破坏强度与断裂模数不合格”以及“吸水率不合格”。
最后,《公告》还特别提出,“另外,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在国家监督抽查中拒绝抽查,其产品质量按不合格论处。”
佛山陶瓷产业集中而发达,这两家公司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这一佛山陶瓷产业出现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件迅速在业界传开,并引发不同的反响。当事的两家企业也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
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检并不收费
记者了解到,类似上述这种拒绝抽检的事件在佛山陶瓷届尚属首次,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尹秘书长虽然表示对“拒检”具体原因不清楚,但他认为,“两家陶瓷企业在业内名声都不错,应该不会明知故犯地做傻事。”
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吴主任向记者介绍,抽检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突击行动,事先也未通知该局。他说:“拒检一事发生,企业肯定有责任,因为抽检并不收费。”
就圣陶坊、辉鹏公司“拒检”一事,记者辗转联系到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该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抽检属突击检查,具体会按章办事”。对于其他问题,该负责人要求记者传真采访提纲并等待回复。至发稿时为止,记者的书面采访传真仍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方面的回复。
佛山陶企:一年到头“骚扰”不断
“我们关门不接受检查的确不对,但我们也有苦衷。”辉鹏陶瓷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企业每年遇到的要求我们入年鉴、检查、抽检的活动太多了,最后发现是一些假冒机构打着各种幌子骗钱”,一些陶瓷企业干脆闭门生产,不轻易接待来访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佛山陶瓷产业发达,成为一些行骗者的“乐土”。“行骗者抓住陶瓷企业要知名度的特点,往往通过检查、抽检等名目敛财”,佛山一家知名陶瓷企业负责人对圣陶坊、辉鹏陶瓷公司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这与佛山陶瓷企业频遭骚扰的大环境有关系。”
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毛总经理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没能对我们企业产品完成抽检,企业当然有责任”,他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肃清佛山陶企生产与经营环境,“招摇撞骗者少了,我们就不会再误把真的检查人员拒之门外。”
“闻检色变,我统计了一下,今年到11月为止接到的各种组织骚扰电话达700多个”,佛山博华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先生向记者介绍,打着各种名目的“组织”、“机构”经常给他打来电话,要求他们接受评比、检查,“根本搞不清孰真孰假,最后就是要钱,通常的要价从3000元到5000元不等。”李先生说,他们一接到这种电话就头疼,也不知道对方底细,通常只能婉拒。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蓝卫兵也证实有大量此类骚扰存在。他说,不少陶瓷企业曾因此蒙受损失,“一年到头,总有各种组织、机构在佛山活动,实际上谈到最后就是要钱,企业都被骚扰怕了”。
蓝卫兵说,有些陶瓷企业为了分辨真假,经常只能将电话转到他的办公室,“我来帮企业辨别检查、抽检的真假。”
陶瓷工业协会:建议制定必检目录
蓝卫兵建议,为了让企业心里有底,知道究竟哪些检查应该接受哪些可以拒绝,“政府有关部门,譬如经贸局可以帮助佛山陶瓷企业建立一个目录,包括必须参加或接受的一些检查,抽检等活动,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供参考的检查、评比项目,除此之外企业有权不接受”,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陶瓷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蓝卫兵同时提醒相关陶瓷企业,“遇到不明真伪的检查等活动,企业可以找协会,佛山陶瓷协会、广州陶瓷协会,企业之家都会想办法帮助企业辨别真伪,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有其他行业协会的人士表示,不仅仅是陶瓷企业,佛山支柱产业很多,这些企业都有这种困扰,所以建立这样的名录很有必要,而且应该是面向全体企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