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昨天下午,“南海一号”离开“生活”了800多年的海域,驶向28海里外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预计,此次航行将进行6-9个小时,于今天凌晨抵达“水晶宫”前的临时码头。
昨天,广州打捞局的工作人员在行驶的驳轮上查看装有“南海一号”的沉箱。新华社发
23日17时18分,承载着“南海一号”沉箱的全潜驳“重任1601”在拖轮“德鹏”号的牵引下,缓缓向“水晶宫”的方向前进。在它旁边,还有一艘拖轮“德华”号护航,随时准备处理航行中出现的问题。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副总指挥王仁义称,“南海一号”沉箱22日整体出水后,工程人员在沉箱与全潜驳甲板之间烧焊钢材,将沉箱牢牢地固定在全潜驳上。23日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海上风浪较大,但未对沉箱造成影响。
“南海一号”起航前,完成打捞使命的“华天龙”已经起锚离开,奔赴它的下一个作业点。
■相关链接
古船5至10年后露真容
信报讯 据《广州日报》报道,“南海一号”考古“主刀者”魏峻表示,当古船被打捞出水后,如马上打开沉箱,船体及其上的文物会因环境的突然变化而被破坏。世人欲见“南海一号”真容尚需5至10年。
古船仍有6至8万件“宝物”
据新华社电 昨天,记者在广东阳江博物馆参观此前发掘出的“南海一号”上的部分文物,一睹“宝物”真容。
该博物馆陈列最多的是瓷器,主要产自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等南宋的几大名窑。
截至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仅试探性地对“南海一号”进行了发掘,已打捞出4000多件金、银、陶瓷类器物,以及6000多枚宋代铜钱。“南海一号”上还有6万至8万件“宝物”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