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等诸位恩师,毕业以后在地方考古发掘第一线和博物馆工作多年,此后在文物系统和艺术品拍卖领域工作至今,期间又结识多位著名文物学家并蒙指教。站在考古学和文物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左右对视,结合30多年的文物考古工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引进考古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解决文物研究中的课题,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文物学历史悠久,众多相关学术领域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相形之下,文物学科方法论的建设却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推进。由经验型向可量型转变,由局部个案研究向体系框架建设发展,是文物界一直追索的方向。我国著名文物学家耿宝昌先生,以他丰富的阅历经验和资料储备,在中国明清瓷器研究中首先尝试了分期排序的方法。在他22年前出版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可以看到这一学术研究的新风。其他文物学者的研究工作,也给我们后辈揭示了文物学方法论创新进步的方向。近些年来,文物界的青年同志,也在自己的论文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考古学的分期排序方法,以期解决某一项目或某几件器物的年代问题,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蔡毅等。当下的现实是,中国文物学方法论的局限对文物鉴定工作形成阻滞,使其明显落后于学术研究和社会需要,加之学术界、鉴定界存在着个别的鱼龙混杂和行为无序的现象,文物学方法论的创新和开拓更显必要。我们应该在中外相关学科理论和前辈学者研究探索的基础上,积极进取,通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把更加科学的中国文物谱系建立起来。
基于这一思路,笔者选择了“德化白瓷”这一课题进行方法论方面的实验。原则是:运用多学科手段,多角度“围攻”目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尽可能地将研究过程量化,数据化。最大量地搜集标本以满足统计学的数量条件。尽最大努力搜集标本的特征和具有典型意义、纪年意义的标本,以满足类型学对标本信息质量的要求。鉴于传世文物自身特点,尽量排除当代对标本的感觉性判断信息,坚持以无歧义的事实表述为依据,为此不惜舍弃某些珍贵的资料,以保证运作结果的科学性。坚持把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工作做扎实,规模做得尽量大。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尽可能地全面占有和覆盖国内外资料信息源。不勉强这一次成果的全面性,尊重推导的结论,放眼长远,逐步完善。
简言之,以最大化的数据和基础资料说话,以逻辑推论说话,以可量化可衡量的概念和内容为主线,拓出文物学研究的一条“蹊径”。
中国“德化白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生产领域中的重要系列之一,其制造工艺和艺术成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由此,“德化白瓷”的研究,成为百余年来国际性的传统学术课题。笔者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积累搜集了4000余件中外现存的历代“德化白瓷”实物的相关资料,整理了150余份历年来国内外相关论著和研究成果,特别是那些囊括了国外最重要和学术价值高的论著,并对其进行了资料梳理和学术成果的归纳。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本有关德化窑的专著在伦敦出版以来,中国、英国、法国、荷兰、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学者以各自的资料范围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研究。特别是欧洲的学者,为外销“德化白瓷”在欧洲的崇高声誉和众多收藏而激发出了持久不衰的探索热情,在资料搜集整理和年代判定方面成就颇丰。新中国学者在田野调查、窑址考古发掘及标本数据测定等方面取得了翔实的科学资料和突破性的成就,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民间收藏研究也为“德化白瓷”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德化窑自宋至民国的800年的生产工艺脉络已基本清晰,“德化白瓷”的时代特征和演变脉络特征也获得了大体的确认。中国文物学家和几位杰出的“德化白瓷”收藏家对民国以来仿品鉴定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泉州和德化的文物工作者深入田野,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编写了德化窑大事记。这些对“德化白瓷”研究事业都是十分有益的。
目前,“德化白瓷”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资料相对分散、方法不够成熟、判断角度偏于感性,数据统计分析不足,美学方向研究开展薄弱等。这些缺憾和不足,反映出中国文物研究传统的经验方法的自身缺失。本书在“德化白瓷”百年研究成果基础上,引进考古学,统计学等较为成熟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及概率论、频率分析等具体的手段,吸取文物学已有的优势,针对“德化白瓷”研究的待解课题,设计出文物学分期断代的运作模型;以作者搜集的近4000件标本数据和较广泛的资料为基础材料,对明、清、民国,近600年间的“德化白瓷”标本做了输入分类、特征提取、标准分析、坐标设立、物理分析数据采集、参照物选择、历史专家和收藏家的经验成果,参考文献和线索的补充等系统性的判定、统计;综合以上多系统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交叉对照和校正整理,推导出“德化白瓷”的分期和断代的初步框架和谱系。在本书构造的框架中,没有将胎釉的直观判断纳入其中——虽然这一点恰恰是传统文物鉴定的基石,也是解决“德化白瓷”断代的重要依据,这样处理是基于以下考虑:胎釉直观判断的表征尚无公认标准,在“德化白瓷”标本散落在世界各处的情况下,各地研究者很难看到实物,并且能够做出完全一致的判断。甚至这在德化当地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王冠英先生曾就此有过坚定的看法:象牙白、猪油白、青白、普白等釉色,在明清都有,不能作为断代的依据。这些釉色的不同是基于窑炉烧成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王冠英,1988)。对于这样一个当下难以操作的项目,暂时放弃是明智的。再一层考虑是,指望对胎釉直观判断作为分期断代的主要依靠,在多数古陶瓷研究课题中都是难以驾驭的。色度色差的量化和数据化,应该是将来的设想。如果我们能够在它“缺席”的情况下,也能基本完成分期工作,那这种方法将会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在本书所选取的资料和数据中,肯定会有个别资料和数据不真实和不准确的现象。我们并没有去特别在意它的存在,更没有去开展对它的辨伪工作。这一点考量,完全是基于我们对资料和数据的主体真实性的认定。这就是概率论的优势所在:参加运作的基数越大,它容忍和忽略局部的量也会同比增大。在这样的理念下,就使我们从单个标本的真伪辨认而产生的诸多麻烦甚至纷争中挣脱出来。“高屋建瓴”之后,再俯下身去收拾“个案”,就会更有把握。本书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实物照片300余幅,针对明清瓷器断代的特殊性,请专业的美术人士绘制了准确生动的素描图,以更清晰的效果展示不同时期的局部特征,这是再精细的照片也难以达到的效果。由于“德化白瓷”课题是欧美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学术领域,此书的出版相信会得到中外文物学界、考古学界、美学界及中国收藏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