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窑加工釉料的石臼
专家解秘被遗忘的三百年
华龙网讯(记者 夏婧) 300多年前,祖籍福建汀州的瓷器艺人江家三兄弟,带着父亲的遗骨,偕同老母,随着浩荡的移民队伍来到了当时的四川,在重庆巴县白崖镇(今双碑地区)定居,从此以生产瓷器为生。“这个微小的历史细节,却成就了今日的著名古镇磁器口。”昨日,重庆市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披露,根据近年的实物发掘与典籍文献结合,磁器口的数百年瓷器兴衰史逐渐清晰———先民从歌乐山山麓青草坡采集原材料,瓷器成品在双碑装船,再到磁器口进行商业分配,最后销往各地。
落户青草坡
许多年来,考古专家林必忠内心始终有个遗憾———虽然人们对重庆著名古镇磁器口历史、建筑、名特产品及风土人情都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对磁器口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载体瓷器却涉猎甚少。
实际上,磁器口瓷器的生产基地青草坡,一度垄断重庆瓷器市场的江氏家族,都在磁器口历史上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磁器口的建镇、兴盛与衰败,都与瓷器的生产与销售相始终。至今,磁器口的街道格局,生活习俗及意识形态上,还残留着瓷器史的痕迹。
林必忠说,拥有窑白瓷和青花瓷传统工艺的福建江氏三兄弟之所以选择在沙坪坝青草坡落户,是因为看中了这里具备瓷土、燃料、水源与交通便利的优势。
还原制瓷场景
根据林必忠的描述,300年前的江家制瓷场景被一一还原:在沙坪坝青草坡落户后,三兄弟中的老二江生鲜重操福建旧业,设置窑场作坊,开设碗厂,烧制民间生活用瓷器。由于福建瓷器在工艺上要求较严,制作精细,很快得到附近新移民的认可,逐渐形成三十余名工作人员的规模。江生鲜共执掌碗厂十八、九年,开创了繁荣磁器口的沙坪窑制瓷。
与此同时,江生鲜的大哥江生礼在璧山接龙乡阴阳沟设置窑场作坊,开设碗厂;三弟江生鲍也在北碚东阳镇开设碗厂,几乎覆盖了当时重庆的瓷器市场。
在江氏家族制瓷工艺的影响下,其他移民也竟相仿效烧造,形成了产、运、销一条龙的陶瓷产业。从这一时期开始,磁器口开始变为了川东民间生活用瓷器的重要中转站,鼎盛时期,制作、销售瓷器的雇佣工人就有数千。
“传说江氏家族制定了‘下雨打烂碗要赔,天晴打烂碗不赔’的运瓷行规。与传统思维不一样,江家认为天晴的时候,运送瓷器的工人跑得很快,摔碎了瓷器就可以不赔钱;但是越是雨天越是该小心的时候,却摔碎了瓷器,工人就必须赔钱了。”林必忠说,这些流传下来的规矩,都见证了当时磁器口瓷器业的兴盛。
瓷器曾是高消耗品
在研究中,林必忠还发现,历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清墓所流行的“瓷碗椁”,让瓷器成为了当时民间的高消耗品,特别是经过磁器口中转的沙坪窑瓷碗,十分受市场欢迎。几年前,考古工作者发掘北部新区的一座清代牌坊坟,发现上万个精致的青花瓷碗用特制的糯米浆粘在一起,形成三层拱形“盖子”盖在棺木外面。这样坚固的墓,连用打石头的錾子也不能把瓷碗撬开。
清代生活用品与墓葬瓷器的高消耗迅速拉动了磁器口瓷器业的兴盛。到江家制瓷第六代,十六岁的江瑞镛接手青草坡窑场作坊和碗厂时:一口窑炉,每窑每次可烧1500副碗具,每月可以烧4窑左右,每年总共能烧七八万副,约七、八十万个碗。
建国初年,江家第八代传人把碗厂交给工人后,因各种原因最终消失,磁器口的瓷器之名,也渐渐被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