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砖,建陶产品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古典文化的厚重内涵,表面略有些粗糙的质感,一种被披上更多风尚外衣且渐成大众化家居空间运动的载体。
从去年的表面颠覆性重新命名,到今年的以纵深格局去审视仿古砖,看似悄然滋生的意识转变,却给了我们一种命题似的启发。不必怀疑,仿古砖之所以有蔚然成风的利好形势,必定是一股强大的助推力量发挥着作用。其中尤以一年一届的仿古砖论坛为显性密码,这是一个发起于陶瓷业内的公共事务活动,其性质乃“群发”,而非“私聊”,随后以一种几乎是地火奔突的力量,迅速窜红于整个陶瓷产业领域。
抛除生产工艺不谈,仿古砖看上去除了沾了“古”的光外,与其他产品并无二致。 那么,是什么让仿古砖须臾间就获得众多人士的关注与弹赞呢?
有时候,研究隐性密码的本身,比解码的结果更有意义。
当仿古砖论坛曲终人散之际,一位策划师朋友借着余热对个别策划进行点评,虽然整个过程没有涉及到“定位”这个字眼,但本质上恰恰印证了定位先行的道理。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策划,必然有着一个聚焦于定位之上的密码。
1972年,“定位论”的鼻祖杰克?特劳特和艾尔?里斯首次提出了“定位”的概念。他们一致性认为,定位就是要在“忘我”甚至是“无我”的境界下,在预期客户群的头脑里给产品提炼出一个定位,它适用于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
细细思忖,仿古砖诸多的概念性包装,无外乎都聚焦于一个“点”上,或古典,或现代,或东方,或西方,经过系列的整合推广,最后这个“点”恰恰就是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既产品的“卖点”与消费者的“买点”相吻合。随后,市场空间便由这个“点”开始,被生猛地割开,所有的人们惊然发现了仿古砖有着一个多么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内核??品质。
业内的策划师愈发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影响消费者判断的重要标准就是:品质??即便处于半被动状态,他们仍然目不斜视地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这是符合常规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不可否认,我们正被推进热衷消费的洪流之中,物质丰足过后,精神享受便被提上日程。我们渴望得到一种全新的最炫的生活方式,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融合,就像飞机的双翼,成为一个庞大的机体,将我们载入了消费意识上的“新品质主义”时代,为了避免被同化的危险,以多元化丰富人生的现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