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到百姓家庭的电话、因特网、有线电视甚至音响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和平稳,插芯这个部件至关重要。而清一色进口光纤陶瓷插芯“垄断”的市场,已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宁波韵升集团组成的“产研联盟”成功打破。日前获悉,由两家共同承担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光连接器用关键陶瓷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日前顺利通过验收,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已占领近三成的国内市场。
光纤“穿鞋戴帽”
就好像电路中的插头和插座一样,插芯和套筒是光纤连接的关键部件。宽仅0.125毫米的光纤必须保持直线传输的状态,连接时既要固定又要对直,还要烧结一个内径只有头发丝般粗细的小孔,所以对材料致密度、可塑性和尺寸精度要求极高。耐高温抗腐蚀且不怕磨的新型陶瓷材料———氧化锆因此脱颖而出,但具体的加工工艺和原材料供应,都掌握在老外手中。2000年前,我国的陶瓷插芯只能依赖进口,价格最高曾卖到二十多元一只。此后,部分生产工艺实现国产化,但原材料氧化锆粉体却仍长期依赖进口。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出了一种特殊方法,令国产氧化锆的粉体能和进口粉体媲美,且材料成本不及国外的一半。
“技术期货”入股
这张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配方”,让为降低陶瓷插芯生产成本而苦恼了多年的宁波韵升集团如获至宝。2005年,该企业抢在技术“开花结果”前和硅酸盐所签订合作协议。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入股,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享受的是“技术期货”入股的特殊待遇,获得了宁波韵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10%的股权。研究所从企业那里“借”得大规模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学到了市场化节奏和快速反应能力。企业自然也不会吃亏———目前,光纤陶瓷插芯和套筒的国内市场需求每年上亿只,若将来能真正由“光纤入站”发展成“光纤入户”,需求将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