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俊,江城民间收藏的一位行家。喜好陶器近30年,仅收藏的各个时期(至少是清代以前)完整的陶器制品就有500多件,包括各类罐、壶、碗、瓶、钵等十几个品种,被人称为“江城第一陶人”。
记者带着好奇的心情,约见了这位“第一陶人”。在镜湖公园内,他有一间“中艺堂”。走进中艺堂,记者立即就被里面的各种陶制品所吸引,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从这些古朴的陶器中可以隐约见到古老的中华文明。
记者见到的后俊,瘦瘦的脸庞,古朴的着装,倒是与这古陶器相得益彰。后俊告诉记者,他在上中学时就喜欢古玩制品,后来逐渐对单一的古陶器十分迷恋。他说,陶器从土里面提炼出来,单调的造型、灰色的外表、古朴的内涵,在剥离了所有的杂质后,才将形赋予它。每每看到这些陶器(如图),觉得许多污秽的东西都不见了,心中感到很坦荡。
上世纪80年代,后俊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只身一人前往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并被那里的各种陶器制品所吸引。回到芜湖后,他始终不舍对陶器的那份感情,从此开始了收藏陶制品之路。经过30年的收藏,后俊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值得回味的陶制品,其中一件商代的黑陶猪龙制品,成为他最有回忆的收藏。那是在1999年,天下着细雨,后俊路过一个打地基的建筑工地时,突然被半埋在黄土里的一根黑色“树根”所吸引。因为好奇,他踩着烂泥下了这个大坑,将这根“树根”拾起。冲洗干净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个长方的物件散发出古朴的本质,其上方雕刻像是猪嘴,尾部则像龙身,造型甚是奇特,并且还有烧制陶器的印记。在以后的考证中后俊发现,这个物件可能是商代时用来镇宅辟邪的陶制器物,很是难得。
后俊告诉记者,他从收藏陶器制品中了解到很多的知识,增添了人生的内涵。陶器制品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只收不卖。他的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将来能开一间收藏展览馆,将自己收藏的陶器制品全部陈列其中,向世人展示中华古代文明,让人们了解中华几千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