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言
中国建筑陶瓷经过最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年总产量约达30亿平方米,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建筑陶瓷生产超级大国(自1993年起已达到世界建陶陶产量第一)。而国内建陶业产区格局主要是“三东一西”(即广东、山东、华东与夹江西部瓷都)<1>,这其中广东产瓷区是以佛山建陶为中心,佛山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前全国乃至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最齐全,产业配套最完备,会展与出口业最发达的产区;华东产区则是以江浙一带的台资厂、合资厂为主,综合水平较高,但产量与配套水平较低;山东、夹江有一定的数量而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夹江,完全是一个新兴的建陶产瓷区,自1991年以来,以建陶工业为支柱的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11.2%<2>。本文将国内最具先进代表性的佛山陶瓷与夹江陶瓷作比较分析,旨在具体解析夹江陶瓷与佛山陶瓷之间的差异、优势。希望夹江建陶进一步发展强大。
2、发展历程与现状
佛山建陶占全国总产量的50-60%,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山陶瓷最初是以石湾镇为中心,现在已扩展到整个佛山地区及相关周边地区。佛山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石湾美术陶瓷距今约5000年历史,石湾陶塑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也有千年历史。
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石湾镇已拥有美术陶瓷厂、建国陶瓷厂、工业陶瓷厂、耐酸陶瓷厂、化工陶瓷厂、人民瓷厂、日用陶瓷一、二、三厂等几十家陶瓷厂,生产有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化工陶瓷、美术陶瓷、电瓷、火花塞等多种陶瓷产品,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陶瓷工业基础。
1978年,石湾化工陶瓷厂推出了我国第一块彩釉砖(规格100×200)<3>。
1983年,石湾耐酸陶瓷厂主办的利华装饰厂,从意大利唯高公司率先引过了我国第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自动化生产线,于1984年5月投产,引进喷雾干燥塔,自动压砖机,煤气辊道窑等新设备、新技术,掀开了我国大规模生产墙地砖的新篇章。
1984年10月化工陶瓷厂在北京国家建材研究院的支持下,设计建成了烧制彩釉砖的第一条国产重油半隔焰辊道窑。
1989年,石湾工业陶瓷厂大规模推出我国墙地砖的第二代产品——耐磨砖(又称玻化砖),为抛光砖的问世准备了条件,同年工业厂又推出了我国的第一块抛光砖。至此,佛山建陶几乎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建陶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佛陶集团因此而诞生。
90年代初,继耐磨砖、抛光砖之后,墙地砖家族在佛山增加了许多新成员,如:彩釉马赛克、广场砖、劈开砖、泳池砖等新品种,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开始湧入佛山陶瓷领域,现在鹰牌控股,东鹏陶瓷都是当年相关乡镇企业演变过来,佛山建陶也开始从石湾地区向外围扩展,建陶重镇南庄就是在90年初开始进军建陶行业。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引导下,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建陶领域,佛山建陶开始进一步向外国扩展,西樵、小塘、三水、顺德、张槎、罗村、丹灶等地民营建陶厂纷纷建立,这时佛山建陶已成国有、乡镇、民营企业三足鼎立。
1998-1999年,佛山地区民营企业新上200多条建陶生产大线,时称“白色恐怖”,一瞬之间佛山建陶就此增加了6亿多平方米产量,民营企业全面崛起,成为了佛山建陶行业的主力军,新中源陶瓷也是此时开始真正进入行业的视野。
目前佛山建陶的年生产能力在16亿平方米之上。约占全世界年总产量的25%,占全国总产量大约50%。
1987年4月,夹江县蟠龙乡罗华村陈长富等10位村民与村委共同发起成立了夹江县第一家瓷砖厂——夹江建筑瓷厂,建成一条推板窑瓷砖生产线;1988淘汰了推板窑工艺,另从
山东引进煤烧辊道窑技术,建成一条26米×0.9米采用干法生产的煤烧辊道窑生产线<4>。
1992年,夹江玻华公司看到瓷砖的市场前景,一举建成9条煤烧辊道窑生产线,年产135万平方米;国营机床厂建成一条油烧辊道窑生产线,年生产100万平方米。
1992年,中共夹江县委、县政府在邓不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县委组织部于当年与罗华村的长城建陶厂合作联办了彩釉地砖厂,总投资430万元,年生产能力54万平方米;1994年又与罗华村办企业建筑瓷厂合作新办了蜀峨建陶公司,总投资300万元,年产外墙砖60万平方米。
1994年,县人事劳动局对生产彩色铝材的企业奥声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投资创办了美乐瓷砖厂,投资300万元,年生产能力60万平方米。1995年,进一步投资350万元,建起了美乐分厂,新增生产能力70万平方米。
1994,县人大机关工会与黄土镇工业公司瓷砖厂合作联办了燕山瓷砖厂,总投资350万元,年生产能力70万平方米。
1999年底,夹江县墙地砖产量达1亿平方米,占全省三分之二,米兰诺、新万兴、荣华、建辉等本土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
2000年广东奥斯堡陶瓷有限公司和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在夹江县分别投资8000万元、2.5亿元新建22条生产线。
2001年底,全县建陶生产企业达123家,生产线310条,年生产能力达3亿平方米,目前,夹江建陶形成5亿平方米<5> 年生产能力,占全国建陶行业产量的约18%。
概括地来讲,佛山陶瓷在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陶瓷工业基础,80年代初,凭借国有企业的优势与大量的银行贷款,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与技术,开创了我国建陶行业的新时代;由于当时建陶行业的高额利润(暴利时代),市场吸引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军建陶行业,90年代初建陶行业短暂地维持了三分天下;1988-1989年民营企业200多条墙地砖生产大线投产,标志着民营企业在建陶行业全面崛起,相应的就是国有企业逐步退出建陶行业竞争主战场,乡镇企业转制改姓成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进入新世纪,佛山建陶经过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成长出一批年销值超过10亿元的大规模建陶企业。
夹江建陶自1987年才步入建陶行业,从一开始就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夹江建陶行业,虽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积累较慢,但夹江建陶依*市场引导、政府扶植、银行支持、资源优势利用,一直都得以健康迅速发展,但2001年之后,高速发展的夹江建陶掩盖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迅速新增的生产线与厂家,提高了夹江建陶的产量,也增加了夹江建陶的彼此竞争,在夹江的建陶企业中,1-2.5条生产线的生产厂83家,占了建陶企业总数的80%,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建陶企业仅5家<6>,总体来讲,夹江建陶的企业规模较小,缺少足够的规模效益,对于营销策划、品牌战略、产品配套、新品研发等方面都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而显得企业生产效率较低,削弱了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
事实上,目前的佛山建陶、夹江建陶整体上都面临着成本上升,产品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年还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新规定的影响,整个行业在艰难激烈的竞争面前面临着再一次洗牌的局面。应该说这一次洗牌的结局是明了的:行业的巨头——规模较大、配套能力强的集团企业逐步形成,众多专业化、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成长壮大,建陶行业的新局面是集团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7> <8>。但这一次洗牌的过程却是痛苦的,竞争的主力军都是民营企业。
3、资源与能源
夹江页岩资源丰富,全县22个县镇中有16个县镇拥有优质页岩粘土,全县以探明的地质储量有4亿立方米,品位好,储量大,可保证陶瓷工业开采上百年生产需要。2001年又探明了储量丰富、适合中高档产品的高岭土矿。产区与生产区路途近,运费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是发展陶瓷工业的天然宝地<5>。
夹江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达1375毫米,地表水流充沛,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3290.9立方米,境内有青衣江、金牛河、马村河等过境河流,有马村、东风、齐红等十几座中小型水库,储水充足。
夹江有四川省电力局、乐山电力股份公司两家供电部门,能提供丰富的电力能源。城乡电网分布合理,拥有 110KV变电站 5个, 35KV变电站 9个,容量 15.7万 KVA,电力供应充足,电价便宜。
丹棱至夹江、眉山至夹江的双向天然气输送管道日供气能力达 250万立方米,为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可*的清洁能源。华头区还有优质煤资源,年开采量10万吨左右。
夹江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县域交通四通八达,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成乐水运大都路经夹江,为陶瓷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夹江火车站扩容和二类口岸的建成通关,为夹江陶瓷直接通关出口创造了优越条件<9>。
而目前佛山建陶由于长期开发,大规模运作,主要的建陶原料基本都在100公里之外,甚至200公里之外,近两年来,佛山建陶的主要燃料重油与柴油一直涨价,加之拉闸限电,运输受限,大批佛山建陶企业开始寻找在佛山之外再建基地,如:河源、清远、肇庆等地,甚至四川、山东。
在资源、能源方面,对比佛山与夹江建陶,夹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运输方面佛山地区的水运更具优势,这对夹江建陶产品的长途运输(特别是出口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今年夹江县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设立“夹江县红坯砖研发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陶红坯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改良、技术创新,支持同建陶相关的科研、设计、检测机构开展技术研究开发等联合攻关;支持传媒对外宣传,提升“红坯砖概念”的形象和地位;对于夹江建陶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有重要意义。
4、 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建陶企业意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销的竞争。佛山建陶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营销方面经历了厂家自产自销、辅以零散经营店或加入较集中的批发市场的初级阶段,目前绝大部分佛山建陶企业都已放弃了这种大棚式的、集贸型的粗放式营销,而将建陶营销推入了一个全面营销时代[10],对于大多数佛山建陶企业就是在定点经销商模式主架构下,辅以多种营销策略相助,如:多品牌策略、大展厅体验式营销、区域大市场营销、服务式营销、大额直销、建材超市、电子样板营销等。
一般来讲,佛山的建陶企业一个较大的品牌,在全国各地选择100多家定点代理经销商,这种自负盈亏的定点经销商营销模式不仅解决了建陶企业管理跨度太大的难题;而且还解决了企业的货款回笼问题,更进一步建陶企业在整体营销策略方面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形象,与经销商共同建设专卖店,专卖店的建设使企业和经销商合二为一,大大地提高了经销商的忠诚度,使销售长期稳定;同时也统一规范了终端市场的企业形象,大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
多品牌策略,主要是时装行业用不同的品牌来区分自己不同档次的产品,而采用的一种营销攻略;而建陶行业的厂家采用多品牌策略往往是为了凝聚更多的经销商,如新中源公司,从1999年开始,不断推出新品牌,至今已有十多个品牌,因此在全国和全世界凝聚了数以千计的经销商,达到产品高流通。
“大展厅战略”,一是显示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形象;二是营造“体验式销售”环境。把时尚的家居文化设计和陶瓷产品展示联系在一起,把客厅、饭厅、卧室和厨房、卫生间做成样板房,经销商和消费者看到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而且可以看到整体的空间效果。
佛山地区的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城、国际陶瓷展销中心都是典型的区域大市场营销模式,他们不仅比一般的批发市场高档、现代、时尚,而且更注重配套服务,引进现代物流,对市场实行仓储集中管理,使市场“社区化”,使其产生规模效应,方便客户采购。不少佛山建陶企业的瓷砖出口业务得益于此。
服务营销对功能性产品尤显重要,鹰牌控股免费帮助客户设计装修方案,蒙娜丽莎支持开发的圆方家居设计软件等都是注重服务营销的具体表现;大额直销是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的一种尝试,也是应对集团消费市场与大型地产开发商的一种策略;建材超市是发达国家一种成熟的建陶营销模式,正在中国全面发展;电子样板营销是与网络相联的营销方法,新中源和新明珠都已全面启用了电子样板营销。
对比佛山建陶的营销策略,夹江建陶明显滞后大约五年,这虽然与佛山建陶地处珠江三角洲,*近经济较发达地区密切相关,这也与行业的整体实力有关,更与行业的营销攻略有关,作者认为有几点夹江建陶是立即可以做的,作为西部瓷都夹江,即是建陶产品的生产中心,也是建陶产品的销售中心与物流中心,有实力的厂家应尽快考虑建大展厅营造“体验式销售”环境;政府作好规划,将有关大展厅联合起来,建区域大市场;厂家与定点经销商联合包装专卖店,做好产品的终端形象;逐步介入建材超市;在“华夏陶瓷网”、“陶瓷信息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发布墙地砖产品的电子样板。全面提升夹江建陶的品牌。
全国建陶行业中10个中国名牌产品佛山建陶占70%, “鹰牌”、“东鹏”、“新中源”、“金舵”、“冠珠”、“钻石”、“蒙娜丽莎”等品牌的墙地砖获“中国名牌产品” 称号,佛山建陶中还有“能强”、“新明珠”等26个品牌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作者认为夹江建陶应该多参加行业的一些品牌评比及排行榜,例如,一年一度的陶瓷新锐榜评比等,寻找宣传夹江建陶品牌的窗口,争取夹江建陶多亮相媒体的机会。
5、配套产业
佛山不仅是最大建陶生产、销售基地,而且是最大的相关配套产业基地,陶瓷装备的产量占全国的80%,最大的两个陶瓷设备制造商,科达机电、力泰陶机都在佛山;色釉料生产占全国50%;窑炉产业估计占全国的60%以上,尽管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黄岗的窑炉公司,但他们(近10家)常年扎在佛山。夹江建陶作为一个集群式的产业基地,其相应的产业配套已经相当完善了,但在夹江以配套产业企业面目出现的仅50家,大多以个体户、办事处的形式出现[11],这表明在夹江真正的建陶配套产业还没有形成,很多配套产业制造商仅仅是在夹江设了个办事处,作者认为,这一部分空间将是夹江下一步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因为夹江有广阔的市场和能源的优势,特别是像熔块类大能耗企业在夹江落户有巨大的优势。
6、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第一块1800×1200mm世界抛光砖王,第一台自动压砖机,第一台抛光机,第一条消化吸收的墙地砖辊道窑,第一条墙地砖自动化生产线,都诞生在佛山地区。佛山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能提供国内和出口现代化的全套墙地砖生产线技术设备的地区。
佛山地区是中国建陶行业最注重研究与开发的产瓷区,近几年来佛山建陶平均每年40-50个属于科委、经贸委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新产品鉴定;佛陶集团工程技术中心与南庄的中国建筑陶瓷研发中心都是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佛山建陶行业还拥有一大批省级、市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国内拥有陶瓷专业的陕西科技大学(西北轻院)、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建材)等高等学府都在佛山地区建有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与南庄政府共建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
咸阳陶瓷设计研究院在夹江设有分院,为夹江建陶的生产、产品开发、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今年夹江利用意大利“中意职业培训合作项目”, 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中国西部瓷都建筑陶瓷培训基地”。
作者认为,夹江建陶应该增加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研发,协助研究单位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争取县政府或更上一级政府对产学研工作的专项支持;建陶行业还可以寻找与其他行业的技术合作,如早年佛山地区棍棒的研发就是学习川西机械厂的等静压技术。
7、 协会、学会、展会
目前与建陶有关的协会、学会主要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窑炉专业委员会、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陶瓷色釉料专业委员会等,佛山建陶占有50-60%的市场份额,在这些协会、学会中佛山也占有50-60%的委员席位,今年佛山陶瓷行业的市、区、镇和相关专业学会所属的6家行业协会进行了重新洗牌,组建“佛山陶瓷协会”,结束“协会丛生”的局面;而占有市场份额18%的夹江建陶,在这些协会、学会中占不到5%的委员席位,夹江玻陶协会不仅要组织有分量的论坛、研讨会等活动,而且要更多地组织夹江建陶企业参加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的年会、峰会、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标准化委员会每年都要制定审核2-4个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应该有夹江建陶的声音,每年的行业峰会也应该有夹江建陶的声音。
佛山陶瓷这两年来,充分利用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博览城两个会展平台,举办2—3次陶瓷博览会,并充分利用“广交会”的辐射力,在两个陶瓷城每年举办春秋两届陶瓷出口交易会,将两个展馆逐步打造成“广交会”的陶瓷馆。作者认为夹江建陶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协会的组织下每年(至少两年一次)组织一次有西部瓷都特色的陶瓷博览会,增加夹江建陶与整个行业的联系交流,创造发展进步的机会。
8、 总结
对比分析佛山建陶与夹江建陶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夹江建陶由于起步较晚、整体基础工业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地域距离等原因,对比佛山建陶整体实力略逊一筹,夹江建陶经过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但近几年来,受整个建陶行业产品过剩、供大于求、成本上升、运输受限、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新规定等的影响,夹江建陶也面临着众多的危机,在危机与挑战面前,夹江建陶应该吸取佛山建陶的优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将夹江建陶做大做强。具体作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①发挥夹江建陶在能源、资源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做好红坯瓷砖,提升红坯瓷砖的形象与地位,一方面是通过降低红坯瓷砖的吸水率,改进其釉面装饰,提升传统红坯瓷砖的质量;另一方面,利用红坯来不断开发新产品,如:耐磨釉红坯瓷砖、红坯砂岩砖、红坯文化石、红坯广场砖等,这些具体的新产品开发可以通过产学研项目、企业自主开发、中小企业科研项目等多种渠道来实现。
②提高夹江建陶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档次,建设夹江建陶的知名品牌,用全面营销策略销售夹江建陶产品,建设完善的销售终端网络,创立有档次之分的多品牌体系,建豪华展厅营造“体验式销售”环境,添加服务式销售内容,扩大大额直销,逐步进军建材超市和电子商务。
③大力发展配套产业,西部瓷都有5亿平方米墙地砖的生产能力,意味着配套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市场,西部瓷都要培育自己的陶机产业、窑炉基地、色釉料企业,要建立原材料矿山开采基地,要建立专业的原料加工厂。
④政府加强对企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引导与扶植,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在协会的协助下建立质量检测中心,向国家或上一级政府争取与建陶相关的科研经费。
⑤加强与协会、学会、标委会等半官方组织的联系,争取夹江建陶与行业的更多交流,吸引行业的年会、情报网会、研讨会、峰会到夹江来开;举办有关建陶的商贸会,展销会。
参考文献:
[1] 陈帆, 中国陶瓷产业的方向探讨,12-13,中国卫浴建陶报116期(2005.7.1)
[2] 童光明,培育壮大支持产业,加快县城经济发展
《建设中国西部瓷都》53-63,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2001.8)
[3] 喻镇荣 小-大-强 我国墙地砖行业的发展,布局及趋势,
《陶业纵横》1-4, 佛山陶瓷增刊(2003)
[4] 童光明 夹江陶瓷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与未来,
《中国建陶产业集群发展与未来高峰论坛论文集》3-9,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2004)
[5] 雷定伯,夹江县经济发展比较有时及招商引资政策。
《中国建陶产业集群发展与未来高峰论坛论文集》10-17,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2004)
[6] 蔡建勇、李学如,透析夹江陶瓷四大困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中国建陶产业集群发展与未来高峰论坛论文集》66-70,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2004)
[7] 尹虹,新世纪墙地砖工业展望。 佛山陶瓷,2001,(3),1-3
[8] 乔富东、尹虹 佛山陶瓷生产新趋势。中国陶瓷, 2004,6月赠刊11-13
[9] 雷定伯,依托资源优势,深化东西合作。
《红坯陶瓷砖前景研讨会论文集》7-13,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2004.7)
[10] 刘建军、尹虹 当代中国建筑陶瓷工业现状分析。中国陶瓷,2004,6月赠刊1-4
[11] 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夹江县建陶配套产业的调查报告。
《中国建陶产业集群发展与未来高峰论坛论文集》97-99,中共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