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员常常会面临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大学课本上的东西,或者是许多正规出版的著名书籍上的东西,拿到现实中都不适用了呢?为什么我们的做法与实际环境格格不入,弄得下属漠不关心,同事幸灾乐祸,商家处处埋怨,领导见到自己就发脾气,最终自己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参考一下下面这篇文章,也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心态之一:结果重于过程
历经多年磨练,最终笔者才发现:“结果重于过程”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
考核员工能力的,是你的业绩;考核领导能力的,是领导的业绩;考核企业综合实力的,还是企业所取得的业绩。有谁会将目光始终盯着你的发展过程呢?没有!
当一个企业还很弱小,需要快速发展、成长壮大之时,这时的你让他“稳健”地发展,让他追求5年、10年、甚至100年的长远发展,他有这份闲心吗?没有!有这个能力吗?也没有!他所需要的,很简单:就是追求现实的利益,求得继续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机遇。没有生存,何来发展呢?“追求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追求结果的过程”,说这话的人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对绝大部分本土营销人来说,依靠营销取得的工资报酬还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来源。而报酬的多少是与每个营销人的业绩直接挂钩的。业绩是“过程”还是“结果”呢?不用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企业当然是希望这些营销人员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效益从哪里得到体现?唯一的标准就是通过营销人员的努力,企业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在这里,企业的业绩也是“结果”,绝对不是“过程”。
许多时候,“过程”如何,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只有“结果”。
如果有谁还有其他异议,建议他去看看“大象与兔子”的文章。大象很大,需要的是稳健,讲究战略规划、长远发展,制度非常明确,一切照章办事,寓意西方发达国家的那些跨国巨头;兔子很小,速度快,反应灵活,需要的是快速成长,没有任何桎梏,寓意本土那些“中小企业”,毕竟,中国家电的“巨无霸”海尔也只是GE的几十分之一。
心态之二:不要轻信上级的承诺和总部的政策
成功的营销人永远懂得“避害趋利”,知道该如何适应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在风险来临前,先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上的“防护墙”,防患于未然。
这道“防护墙”就是不会轻信上级的任何承诺和总部的相关营销政策。
为什么不能轻信上级的承诺和总部的政策呢?因为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现实就是如此。譬如,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现象非常普遍,无数的中小企业朝生夕死,不会荡起一丝涟漪。与这种现实相伴随的是,许多企业的人事调整极其频繁。我曾见过一家著名龙头企业,其营销体系在短短8个月内变化13次!营销政策亦随之变化13次。如果加上中间发布的一些零星政策和各地分公司自主制定的营销政策,其数量将更为惊人。
在这种实际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企业会长期坚守自己制定的营销政策。“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企业领导人更换后,营销政策必然会有很大变化。而营销人员的上级,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企业中层位置上,他们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当上级将精力转移到考虑自己未来前途时,这时,他们的所谓“承诺”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碰到这种情况,营销人员应该怎么做呢?当然不能自我放弃,而是应该仔细斟酌上级的承诺和总部的政策究竟有几分可信,一旦认为短期内可靠,就要抓住良机,实现销售业绩和个人收益双双“丰收”。切记: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现实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收益”。
如果判断上级的承诺和总部的政策不可信,那么,营销人员应该将此承诺和政策不放在心上,依据自己原有的营销思路操作市场,通过真实的业绩来收获真实的“回报”。否则,说不定哪天,上级让你垫资举行促销活动,或者是投入广告宣传费,然后等到哪年哪月总部会统一结算,你兴高采烈地自掏腰包,结果等来等去,等到上级都换了好几批,结算还是一个未知数,那就太亏了。
当“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记住,保持住你的冷静,细心思索一下,然后再决定取舍。这是每个本土营销人的“保命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