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上阮村村民黄云生:“那时价格涨得很凶,高的时候卖到250元一匹布。”
夏布收购户邱泥珠:“忙的时候我们这里都是人围着交布,一个月要收1万多匹布,一年要赚四五十万,我们这一个站。”
夏布加工企业经理黄建新:“ 1990年出口数量是30多万匹布,都是出口到韩国,95%,有一部分是出口到日本。”
邱新海看好这一市场,1990年也收购夏布,经过香港一些中间商出口到韩国。然而邱新海发现虽然自己的生意每年都做到了600万元,但却从没有和韩国客户直接接触过。而且他出口的都是半成品的坯布,对夏布出口到韩国后用来做什么,以及夏布的国际市场行情他一无所知。
夏布加工企业经理邱新海:“通过香港的一些公司出口,因为这个东西这么贵,韩国做什么用,我们也不懂,觉得不可思议。收购也就比较盲目,农民做了,我们就收,60厘米宽,卖到韩国去,如果他们要窄的,就只好把它剪掉去,浪费很多。”
于是,邱新海试图通过香港的中间商与韩国客户取得联系,但结果却让他十分失望。
夏布加工企业经理邱新海:“这个韩国人叫金汉基,当时我们知道他是做夏布的,做的量很大,知道是供货给他的,但这个人见不到。因为香港没有任何优势。香港又不做这个布,如果我见到了,他去哪里赚钱,肯定赚不到这个钱。”
虽然中间商封锁了韩国客户的有关信息,但邱新海还是利用一次到深圳送货的机会,与韩国客户取得了联系。
夏布加工企业经理邱新海:“我们知道他肯定这两天到仓库去看货,我们的货我们知道放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提前到那里去,守在那里,看到这韩国人过来以后,旁边没人的时候,就给他们塞名片。”
这次接触双方一拍即合。一个月后这位韩国客户给邱新海带来了一笔新的业务。但当邱新海把这批订单分发到农户时许多人因为嫌麻烦不愿接手。
新余市上阮村村民黄云生:“做的人比较少,因为他的纱细一点,纱细其他方面也要变,肯定要变。集纱的东西要变小一点,那个扣要更密一点。”
夏布加工企业经理邱新海:“从工具到纱都要变。”
夏布加工企业经理黄团新:“农民家里有老品种的做,别的新产品他就不想做,觉得改变起来很麻烦。”
因为不甘心就此将订单供手让人,黄团新筹集50万元自己在镇里办起了加工厂,接下了这批订单,专门生产这些农户不愿生产的新品种。这一转变让双林的夏布生产开始与国际市场真正接轨,农民告别了过去盲目生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