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闭幕的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本人作为佛山代表团仅有的两名建陶企业界代表之一,亲身感受到广大代表们对环境的高度重视,对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环境问题的深切忧虑。由此,也引发出对于佛山建陶产业何去何从的最新思考。
环保问题引爆佛山陶业危机
从目前来看,广东的环境,以珠三角最为恶劣,而珠三角的环境,又是佛山首当其冲。而在公众印象中,佛山的空气差主要是建陶企业造成的,所以建陶产业不仅被视为污染佛山环境的罪魁祸首,甚至被视为整个珠三角乃至香港的最大污染源。因此在本次会议上,从广东省到佛山市的主要领导,直至普通代表,谈到珠三角环境污染问题都多次以佛山建陶产业为例,甚至谈到企业诚信问题都以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陶企“走佬”事件为例,佛山建陶产业的公众形象之差、负面影响之大可见一斑,确实令人震惊而且汗颜。在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面前,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多次感叹“在环保问题上,佛山的腰杆子硬不起来”,在被代表们冠以“环保书记”的称谓时,也显出几分无奈。
正因如此,佛山市政府大力整治环境也就势在必行,使得佛山建陶产业总体上面临的政策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去年以来,佛山市政府特别针对建陶产业提出“赶走污染,做强陶都”的口号,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政策对建陶产业加强整治,决心之坚定,措施之得力,可谓前所未有。对于政府的强硬态度,佛山产区的建陶企业大都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除了一批一线企业在2007年明显加快了向佛山以外地区扩张迁移生产基地的步伐之外,大多数企业还处在犹豫观望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
实际上,对佛山建陶产业的压力,绝不仅仅来自佛山市政府,近几年来,中国的低价瓷砖对国际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瓷砖协会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就公开质疑中国瓷砖的低价竞争优势是牺牲环保、劳保及知识产权保护换来的,作为中国建陶产业的龙头,佛山产区也因此招致了最多非议。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佛山建陶产业可谓已到了危及存亡之秋。
客观看待佛山建陶产业
那么,佛山建陶产业又是如何成了众矢之的,甚至被地方政府打入另册呢?择要而言,核心问题不外乎:污染、安全、税收、形象这四大问题。
但作为传承了几千年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载体,建陶产业本身是有生命力的,事实上,包括批评者在内的千家万户也都在使用建陶产品。尤其对于佛山建陶产业的认识,不可忽视以下两点:
一是对建陶产业的特性应当有客观认识。现代的建陶产业早已摒弃了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其自动化程度之高、生产技术水平之先进,并不逊色于其它制造业。同时,建陶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能够创造很高的产品附加值,具有创意产业的显著特征。纵观世界,兼具这些特征的产业并不多见。尤其应当强调的是,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建陶产业的污染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加大环保投入。因此,建陶产业在发达国家譬如意大利、西班牙也能得到高度重视与良好发展,而且并未造成环保问题。
二是不可低估建陶产业对佛山的意义。佛山建陶产业的发展历史已逾千年,尤其是经过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最为成熟完善的产业集群,不仅是全国建陶产业的龙头产区,而且是享誉全球的建陶制造中心,在抛光砖技术领域更是领先世界。“佛山建陶”本身就已成为一个如同“波尔多红酒”的响亮品牌、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地域标志。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产业发展成就,在佛山的诸多产业中,能够在国际范围拥有如此地位与影响力的也是屈指可数。
由上可见,结症并不出在建陶本身,上述问题并非不可解决。
对佛山建陶企业而言,当前的应对措施主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要团结一心,直面危机;其次是要顺应大势,主动调整;最后是要有战略远见,开展危机公关,不能再有侥幸心理。而其中的核心原则就是要顺应大势,主动调整。
顺应大势必须有所行动,也就是要主动调整。因为在当前的大势下,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就会面临停产甚至被关闭的危险,回旋的余地已经很小。当然,强调企业要主动调整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引导作用会弱化,从佛山市政府提出的口号“做强陶都”可以看出,政府并非要完全放弃建陶产业,而是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建陶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在本届省人大会议上,林元和书记在听取关于佛山建陶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的发言之后,欣然题词:做文明的企业、做最好的陶瓷。这不仅是对个别企业,更是对整个佛山建陶产业未来发展的期许,为佛山建陶企业指明了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如何做文明的企业
做文明的企业,应当达到以下几项标准:
一、转变经营思路,追求长远发展。
佛山有着非常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包容性,但目前许多建陶企业家仍以赚钱为目的,擅长低成本经营,这在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无可厚非。但时至今日,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企业的经营目标要从赚钱到构建事业平台,从短期获利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主动、自觉地关注和投入环保。政府也应加强宣传和培训,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思路、追求长远发展。
二、实施清洁生产,解决环保问题。
对佛山建陶企业而言,在环保方面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在佛山市中心、市区内的企业应当主动调整,与政府协商,置换到远郊或异地;位于风景区和陶企密集区的企业要主动疏散;加大技术改造与环保设施投入,实施清洁生产,废水、废气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都要全面达标;与供应商签约,采取封闭运输方式,保持道路清洁。
政府应当制订合理可行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建陶企业重新规划生产布局并约束企业对环保设施切实投入。
三、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从被动治污到主动防污。
建陶产业环保的重点进一步需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并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资源与能源的高消耗在很大程度上与建陶行业的产品导向有关,如大砖、厚砖等。而政府有关部门与行业协会等组织在产品导向上可以也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在环保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与支持。
四、遵守劳动法规,做好劳动保护,狠抓安全生产。
这是对企业文明经营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行,建陶企业的用工管理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应当强调的是,安全生产问题应当引起佛山所有建陶企业的高度重视,绝对不能在这个方面节省成本和疏忽大意。尤其是煤气站的问题,事实上,煤制气技术本身已非常成熟并在一些产业或产区得到了实践验证,目前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主要是由于佛山建陶企业在煤制气的生产和使用方面经验不足所造成的。建议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措施加大相应的规范管理力度,加强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五、加强社会责任感,规范纳税行为
文明的企业,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些方面,很多建陶企业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与主动的意识,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加大纳税力度,进一步规范纳税行为,与此同时还要关心社会公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与政府、社会和谐相处。
六、良性竞争,尊重保护知识产权。
建陶企业要赢得社会的更多认可,就必须树立更好的公众形象。懂得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以自主创新为荣,以模仿抄袭为耻,具备良性竞争与合作共赢的意识,在行业内倡导一种健康的风气与和谐的氛围。
如何做最好的陶瓷?
最好的建陶产品未必就是价格最贵的,也未必就是功能最优的。关键在于能够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同时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导向。
基于这一点,同时结合佛山建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地方性的政策导向,做最好的陶瓷应当遵循以下途径:
一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做强建陶企业总部
从整个佛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必然是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因此也必然优先选择发展总部经济。对建陶产业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强化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譬如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也可以将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但不能使产业完全空心化。从建陶产业的特性来看,发展总部经济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制造业的支撑,譬如享誉全球的意大利萨索罗地区,就是以制造业为重要依托的总部经济范例,如果将所有的建陶工厂都迁移到异地,其他经营环节也将逐渐虚化,所谓总部经济也就失去了实质性的依托。
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成熟的建陶总部经济模式可以借鉴,因此佛山地方政府和建陶企业都应加强对建陶产业总部经济的研究,探寻一种符合建陶产业特性的总部经济模式,尤其是在资金运筹、税务安排等方面,需要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统一布置和协调。佛山现有的布局,离正真意义上的总部概念还有很大的距离,总体而言,还需要不断探索尝试和调整提升,让企业总部功能真正强大起来。
二是打造一批强势的建陶企业。
最好的陶瓷必然出自最好的建陶企业,而最好的建陶企业必然是素质优秀的、能够代表产业发展主流的强势企业。强势企业群体的形成主要有两条捷径:强强联合与上市。佛山市各级政府在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扶持一批强势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目前佛山已经有多家建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从中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与上市条件的优秀企业重点扶持,树立优秀建陶企业的样板,从而进一步提升佛山建陶产业的经营水平与竞争层次。
三是提高价值创新能力。
做最好的建陶,核心在于价值创新。产业领域的强者之所以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凭借的并非生产制造方面的竞争优势,而是在研发创新、国际分销网络以及品牌效应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与生产制造方面的硬性竞争力相比,这些方面的产业竞争力更趋于软性并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知识经济与品牌经济的综合特征,在产业价值链中属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所谓的“智式产业”,从“制式产业”到“智式产业”。
对佛山建陶企业而言,提高价值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在于加大创新力度与研发投入,通过设计与工艺创新开发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同时还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名牌产品,倡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经营,打造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应当强调的是,做最好的建陶产品固然要追求高质量,但同时也要防止功能过剩,譬如过大、过厚。因此,企业应当大力开发具有节能、降耗及其他环保功能的新型产品。
在这一方面,佛山可以凭借强大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垂范,地方政府可以在诸如人才引进、税收优惠、重奖模范企业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建陶企业的经营转型。而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政府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