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三水区的《陶瓷产业调整提升方案》终于出台。陶瓷是三水最大的工业行业,调整提升的难度和成本并不亚于此前的关闭小立窑水泥企业。回顾三水陶瓷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经验和教训令人深思,其中一点是,无论是“外引”还是内源,产业成长如何实现堆头与质量同步?
三水陶瓷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十五”期间,通过承接禅城、南海等地的产业转移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翻开调整提升的名录不难发现,能有较好基础实现做优做强的仅有7家,其中又多为产业转移到三水的企业,其研发、营销总部不在三水。多数本地陶企规模不大,新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过去十多年,三水多数陶企依靠低价位和低端产品得以生存。如今,出口退税等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倒逼”陶瓷产业升级,预计不远一段时间内,将有更多陶企面临生存困境。
正因为不强,三水的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将如“凤凰涅槃”。近两年,三水确定了今后重点发展的几大产业,在发展中能否吸取陶瓷的教训?产业需要不时提升,当前花大力气和成本培育的产业,若干年后的提升能否不再如陶瓷、水泥般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出路应该是,培育新兴产业时不应仅着眼于其堆头,而是同步提升发展质量。
首先,地方政府在产业扶持的政策和方向上应有持续性。现今,各地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十一五”规划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无论现实中有无根据条件变化进行调整,政府对待“看准了”的产业都需要有持续的扶持计划,并得到落实。邻近的顺德区家电业在30年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除了几家大企业引领作用外,政府对行业持续的扶持功不可没。珠三角各地早些年开始建设“专业镇”,也正是地方政府对重点产业保持持续扶持的表现。
其次,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应重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之一便是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不少珠三角明星企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因有一条相似,管理模式个人色彩浓重,企业家接班之时便是问题爆发之时。三水区对企业扶优扶强,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吴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