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展会分类: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树脂工艺  卫浴陶瓷  建筑陶瓷  陶瓷机械  原料辅料  其它展会 国内展会 国际展会
  展会搜索   展会时间
展会手册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展会新闻>>|
群雄聚首 共商“瓷”事

发布:2008-3-11 15:34:38  来源:  字体:[字体: ]

 

  中国日用、工艺陶瓷行业出口形势研讨会发言踊跃

  18日下午2时,“中国日用、工艺陶瓷行业出口形势研讨会”在琶洲展馆花城厅召开。与会者包括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参展商代表,以及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研讨会的陶瓷界企业家。部分记者应邀参加。

  研讨会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杨自鹏致欢迎辞。各位嘉宾依次自我介绍之后,杨自鹏理事长对本次研讨会做了简要介绍。杨自鹏表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对目前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状况作了总结,对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规划。陶瓷协会草拟了一份《中国陶瓷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希望在这次研讨会上广泛听取业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意见稿。

  《规划》主要针对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和总结。杨自鹏表示,自从“十五”规划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2006年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在“十一五”的第一个年头,各行各业正是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就陶瓷业来说,2006年是成长的一年,总产量增加了10%,总产值增加了27%,总收入增长了27%;陶瓷税收增长了38%,出口额增长了17.02%,大于出口量的增长率5.27%。这说明我国的陶瓷业正在向高新技术和高艺术含量的方向努力,并有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的陶瓷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目前中国陶瓷外贸增长方式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企业规模小,缺乏资源整合能力,没有实现规模经济;陶瓷出口无品牌优势,存在品牌“隐性逆差”;在海外的市场上存在价格的隐性逆差,整体形象差;受反倾销压力日益增大,遇到的贸易壁垒设限增多;市场开拓能力弱,陶瓷产品国际市场范围狭窄;中国的陶瓷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数低下;我国陶瓷产品的盈利水平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等。

  广东长城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第一个发言。他说,随着2006年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抬高、工资上涨、出口退税的增加等因素,陶瓷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多数企业难以存活。就此,他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全国范围内的陶瓷生产商应该加强交流,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国际市场;第二,尽快提高技术水平,解决高耗能的问题;第三,加强高等院校的相关研究工作;第四,引进国内外专家学者,转变经营机制和模式;第五,利用先进陶瓷制作手段;第六,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第七,加强行业标准化,整顿秩序。

  随后,广东四通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发言说,2006年是陶瓷业形势严峻的一年,多项政策的改变以及国内外的竞争,都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为艰难。陶瓷企业应该共同行动,为自身的发展向政府争取有利的政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公平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本身应该利用科技发展改进目前高耗能的情况。四通集团所在地的潮州市,泥土不适合某些陶器的制造,最好能在其他城市建立相关的生产部门,还要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必要时还应该直接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点。

  其他与会嘉宾对中国陶瓷业现存的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杨自鹏理 事长总结说:我们应该把制造逐渐转变为“智造”,转变中国陶瓷产业外贸增长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