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陶瓷商会成立于1969年,是香港经济转型中产生的行业组织,会员主要是从事陶瓷行业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商会现有会员约120名,现任会长陈国柱先生。
香港陶瓷商会一直都很关注国际陶瓷业的发展,积极联系国际陶瓷先进企业与商会或国内同行进行各种交流,促进陶瓷业发展。用陈国柱的话说,香港陶瓷商会向来是把国外先进的产品引进中国,然后把国内和香港的好产品推上国际市场,发挥桥梁作用。
记者:香港陶瓷商会组织了哪些企业前来参展?
陈国柱:我们非常重视本次展会,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展,预备通过这次展会让香港的陶瓷适应并融入内地市场。商会精心组织了丰年华、希信、凌志、祥和、建益、畅发、绍业、国林以及永大明记十家企业前来参展。现在活跃在香港陶瓷业界的都是些年轻人,比如希信实业的张纯和凌志的李家衍都很不错,这次组织他们来参展,就是要让他们多锻炼锻炼。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希信和凌志这两家企业?
陈国柱:希信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从产品开发到设计,一直到产品的营销,都有着自己的体系。希信集团属下的工厂甚多,除了内地外,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地也同样设有生产工厂。希信主要生产两种产品:一为陶瓷,一为花纸。
凌志已有四十多年生产及出口陶艺产品的经验,在唐山、邯郸、佛山以及湖南洪江等地开设8家生产高质素瓷器工厂。如今凌志积极开拓家庭用品陶瓷市场,推出了各种各样家用陶器,力求全面满足顾客需要。
记者:香港陶瓷跟内地陶瓷相比有什么不同?
陈国柱:内地陶瓷北方比较少,基本集中在南方,潮州、醴陵等地形成了集群化发展,但美中不足的是各地生产的产品都比较传统、单一、普通,缺乏精品意识,如湖南大部分都只生产茶具,潮州陶瓷产品大部分是工艺瓷。香港陶瓷从早期贴牌生产到如今自主研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即便生产同样的产品,也各有各的特色,在产品设计方面更是不同于内地,吸收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还糅合了自己的特色,讲究独创性。
记者:香港陶瓷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陈国柱:香港陶瓷业处于良性发展,近年更是积极鼓励年轻人去外面取经,在产品设计、服务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香港陶瓷产品运用一些高、精、准的行业标准来衡量,去芜杂陈,把中高档产品作为切入点,树立精品意识,打造自己的品牌。
记者:请简要谈谈国际陶瓷业的发展状况。
陈国柱:陶瓷业属于密集型工业,在成本计算方面实行“三三制”:人工成本占1/3,原材料占1/3,颜料占1/3。陶瓷业发展至今,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在欧洲就有部分企业因为生产成本剧增难以维系而倒闭。不过,陶瓷业是无法淘汰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今,陶瓷生产基地慢慢转移到了亚洲,尤以中国为主。日本、韩国由于生产成本过高,逐渐退出陶瓷业。目前,在国际上跟中国具备竞争能力的陶瓷生产国家就只剩下泰国、印尼、斯里兰卡,但这些国家的陶瓷发展是紧跟着中国的动向。
记者:您认为中国陶瓷如何才能做大做强?
陈国柱:有了管理的创新,才能带动企业加速发展;有了技术的创新,才能够令企业有继续的增长能力,避免被淘汰的命运;有了产品的创新,才能够在市场竞争里面占最大的优势、取最好的利润。
国外著名品牌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陶瓷企业要实现从做大向做强的转变,要在企业转型、企业定位、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记者:陈会长,您对本次展会有何看法?
陈国柱:本次展会可谓是天时、地理、人和的杰作。即使国外,这样专业的展会也不多见。
还有,本次陶瓷展和家具展同时同馆展出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这样一来,陶瓷就可以共享家具展海外买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