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家徐强意外收到一批元代瓷器,瓷器上还写有成吉思汗御用字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批瓷器价值保守估计应该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为了验明真伪,徐强开始了他的鉴定之路,在石刻博物馆鉴定的时候,专家提出了瓷板上出现了西元纪年法有问题,而这一质疑立即遭到了另一位民间古玩爱好者的反驳,他就是民间古玩收藏家甯智超。
甯老先生认为,由于在元朝成立之前,蒙古没有自己的纪年方法。蒙古西征时,在欧洲吸收了当地文化,使用过西元纪年法。所以,在元代早期出现西元纪年法并不稀奇。
但即使这样,也同样有问题——那就是年号。在两块瓷板中,有一块记录着“宝庆二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御用”的内容。其中,宝庆是南宋的一个年号,成吉思汗怎么会使用南宋年号呢?这些问题在甯老先生看来——也很好解释。
甯老先生推测,这块瓷板是在南宋宝庆二年烧制的。当时,元朝还没有建立,因此,蒙古国的成吉思汗使用宝庆作为纪年的年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主持人:这样看来,瓷板上的内容似乎还是说的过去的,几个重要的问题都被解开了,就在我们认为,瓷板鉴定可以告一段落的时候,另一位瓷器老手,又给徐强的瓷板泼了一盆冷水。
白明是北京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两块瓷板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甚至都不能称其为艺术品。
白明这一番有利有理有据的评价,让徐强倍感失望,难道他的鉴定理论就此完全推翻了?在回家的路上,他显得情绪低落……但是,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他依然对瓷牌抱有信心:
倔强的徐强依然没有放弃,在他看来,仅凭单一的眼力仍然缺乏十足的说服力,接着,他打算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进一步鉴定!当即,他联系了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打算通过这里的仪器对瓷牌进行科学检测。当一行人来到检测实验室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一位业内的资深评估师李宝家,李宝家在典当行从事物品鉴定评估工作,在这位典当老手的眼中,徐强的瓷牌又应价值几何呢?
李宝家的这句话似乎已经表明了他的观点,他与白明看法接近,认为这两块瓷牌有很大问题。而记者这时也发现了一个瓷板上的“笔误”,“铁木真御锡贡品瓷”,很明显,其中的“锡”字应该是“赐”,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应发生在皇家御用的瓷牌上……
主持人:不管怎么说,关键还是要看检测结果,毕竟那些数据的说服力更强!即将给这些瓷器检测的是“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仪”,它通过物质所反射的不同光谱来检测其中的化学元素,再用检测出来的数据与标准瓷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各项指标一致将说明:被检测瓷器与数据库中的古代瓷器成分一致,这是判定瓷器年代和出产地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目前较权威的检测瓷器手段!检测即将开始……
整个检测需要两个多小时,徐强的瓷板到底是不是元代出产的,检测数据将是重要的评判依据……
随后,朱震又拿来了数据库资料,找到了相应的年代,进行数据对比。
科学检测又把徐强的瓷牌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既然各项数据都符合要求,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定徐强的瓷器应该是元代早期出产的呢?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给徐强的瓷板下定论,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切实的定论,我们决定走访北京大学历史系,请那里的历史系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来对瓷牌做一个最后的定论。公元纪年法的出现,文字书写方法的疑问等等这些被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是本次北大之行要解决的问题。
徐强的瓷板从历史学讲能说的通吗?历史系教授又将作何反应呢?……
经过多方联系,我们找到对元代历史十分精通的北大历史系教授张帆,请他对徐强的瓷牌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评判……
对于瓷板上同时出现的“宝庆二年”和“成吉思汗御用”的文字,张教授认为这更不可能,因为在南宋时期,蒙古与宋朝中间隔着金朝,他们之间要想取得联系是非常困难的,这两个国家几乎没有什么正式的往来。最后,张教授还发现了一个很明显语言的错误。
主持人:张教授最后认定,这件物品应该属于现代制品,与元朝毫无关系。这样的结果让徐强十分失望,尽管有关瓷牌的争论还没有结束,但是,其结果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了。
首播时间:BTV-3 每天 12:45
重播时间:BTV-3 当日 20:35 次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