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远去了,时光消逝了,可是建筑仍然在歌唱。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言的史诗。建筑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风景线,奥运场馆无疑是每届奥运会留给世人永久的风景线。即使奥运的热潮消退了,奥运场馆仍将几个世纪的存在下去并成为经典。用在奥运场馆里的每一件陶瓷产品都将随着场馆本身长久的存在下去,成为造就经典的一分子。
3月2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搜狐奥运官网报道团队在第一时间为国人发回了现场报道,北京奥运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3月26日,由搜狐网、焦点家居网联合瓷海国际、陶城报等联合举行的天下陶瓷,共筑奥运——“寻找2008奥运场馆中的陶瓷品牌”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佛山圆满落幕。这也标志着2008寻找奥运场馆中的陶瓷品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活动缘起——提高行业关注度 展示民族展产业实力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为积极参与奥运场馆建设、为奥运添砖加瓦的陶瓷品牌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充分向社会公众展示陶瓷企业关注奥运、参与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同时,也是向我们的社会公众充分展示中国民族陶瓷品牌的实力,希望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给我们的民族品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活动主办方搜狐作为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一直在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报道奥运,展示国人支持奥运的热情;协办方瓷海国际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现代化陶瓷交易中心,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客户,同时也是为整个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陶城报作为陶瓷行业一份覆盖全国的、影响整个行业的专业媒体,也一直在为行业发展鼓与呼,因此,本次活动的各方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行业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喝彩,只有整个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才会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008,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对于陶瓷行业来说,同样有一个繁荣共强的陶瓷梦。
正如搜狐焦点家居网广州首席代表姚竑彦女士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所言,建筑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风景线,奥运场馆无疑是每届奥运会留给世人永久的风景线。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搜狐今年在报道奥运中提出了一个报道概念“中国制造”,希望能借2008年的双重身份展示中国制造业的风采,这一概念也得到了中国奥组委和新闻办的充分肯定,这也成为本次活动策划和缘起的动力之一。2006年,基于陶瓷卫浴行业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在整个家居业的地位,焦点家居网启动了陶瓷卫浴作为第一个行业频道,希望借助搜狐这样日均访问人数在千万级的媒体,焦点网这种每天汇集过百万中国有产阶级的高端媒体,来提高人们对陶瓷卫浴行业的关注度。
奥运场馆中的陶瓷产品——重在参与 传递奥运精神
对于参与了奥运场馆建设的陶瓷卫浴企业而言,绝不仅仅是贡献了多少砖或者多少卫浴产品那么简单,岁月远去了,时光消失了,可是建筑仍然在歌唱,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言的史诗。即使奥运的热潮过去了,奥运场馆仍将几个世纪的存在下去并成为经典。用在奥运场馆里的每一块瓷砖都将随着这些场馆本身长久的存在下去,成为造就经典的一分子。鉴于陶瓷卫浴产品尤其是瓷砖的特殊性,不可能给每块瓷砖打上标签,标明用的是哪一家企业的产品,因此,有必要给入选奥运场馆的企业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奥运场馆里的陶瓷品牌。对于陶瓷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举行国际顶级赛事的体育场馆中,运用了中国的陶瓷产品,这既是对“中国制造”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制造”的鼓舞,作为中国的民族企业,为在本国举行的奥运盛会提供产品支持,相信这是每一个参与奥运场馆建设的陶瓷企业最为自豪的事情。对此次活动,有媒体认为,陶瓷企业的奥运擦边球对陶瓷企业而言没有太大意义。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功利的看待这次活动,陶瓷企业能参与奥运场馆建设本身已经是一种成功,至少向世人证明,中国的陶瓷产品已经居于世界进水平,为中国的陶瓷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口外国又增加了一个砝码,奥运的热潮迟早会消退,但是陶瓷企业由此可以告诉对中国制造、中国陶瓷抱有偏见的人,中国的陶瓷产品是值得信赖和值得选购的。
陶瓷与鸟巢——“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多远?
虽然奥运场馆大量选用中国的陶瓷产品,但是现对于鸟巢等创意性较强的建筑,中国的陶瓷产品基本还在停留在相对比较缺乏创意的阶段,“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质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心病。鸟巢等创意建筑设计者基本都是外国人,我们在为设计者独特的创意感到自豪和惊叹的同时,心里也难免会有一丝酸涩,因为作为中国的奥运建筑,最终还是采用了外国人的创意和设计,而不是中国人自己的。 我们不应该排斥外来的优秀创意,但是也要关注自身水平的提升,关注本民族的创新和发展。作为中国的陶瓷行业,最为缺乏的不是产品的生产和复制能力,而是产品的研发创新,相对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真正的高端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国外品牌垄断,这点在卫浴产品上尤为突出,这也需要我们的民族企业深思和发奋,以更有创造性的设计和创意,以及更过硬的产品质量征服高端市场,提高中国陶瓷产品的附加值。物美价廉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但何尝不是“中国制造”的劣势?尤其建筑陶瓷产品是以牺牲大量资源和能源为代价制造出来的,如果总是走低价低附加值的路径,不仅是对祖国资源的浪费,也是为行业自身的发展埋下危机,当资源和能源都面临瓶颈的时候,如何生存下去?因此,在为中国陶瓷庆贺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给中国的陶瓷企业提个醒儿,在做好“制造”的同时着力“创造”,实现中国陶瓷的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