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瓦当图案仍以云纹为主,与汉瓦当不同的是,在主题纹饰菇状云朵纹外,饰有一圈锯齿纹或由小短斜线组成的圈带。十六国时期的云纹图案,逐渐趋于简化以后逐渐消失。这一时期文字瓦当日渐减少,图案构成与汉瓦当模式不同,在瓦当圆心的上下左右各设一线,呈“井"字形,围绕圆心书四字铭文,“井”字四角各饰一乳钉。这种瓦当在内蒙古武川梁古城遗址及山西大同北魏平城遗址均有出土。其文字读法为左右上下或上下左右,与汉旋读法亦有所不同。有的瓦当边缘有一圈模印小字,内容为纪年、月、日等。
从北魏开始,以莲花和兽面为主题图案的瓦当开始盛行。莲花瓦当的正中央花心处饰有凸起的圆乳钉状莲实,花心周围有数片莲花瓣,瓣叶宽肥,相邻的瓣叶间露出叠压在下层的莲瓣尖,形态非常逼真。北魏晚期还出现一种图案较抽象化的莲花瓦当,其花心为莲蓬状。花瓣形状尖窄,线条圆润舒畅,自然大方。除这两种图案外,还有一种更具艺术特色的装饰图案,即莲花化生瓦当。其图案是在瓦当中心的莲房上方,有一尊半身的童子形貌的裸体化生,身后有背光,双手合十,莲瓣体态宽肥,莲瓣周围绕一圈联珠纹,这种瓦当仅在北魏都城遗址发现过,其文物价值极高。兽面瓦当图案是一个具有高浮雕效果的兽面纹样,粗眉巨目,阔嘴呲牙,面目狰狞,透出一种威猛之态。莲花瓦当和兽面瓦当从北魏开始逐渐代替了秦汉以来盛行的云纹瓦当,成为后来瓦当的主要类型。
画像砖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以往,画像砖主要被用于描绘墓主生前豪奢淫逸的生活和死后归于极乐的情景,再则就是表现儒家各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人物画和历史故事画。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于中原大地,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同样极深地渗入了各种艺术领域。于是,画像砖从汉代传统题材里解脱出来,在对旧题材适当保留的基础上,以极大热忱投身于为佛家思想服务的领域,出现了大量反映佛教内容的精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