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的水交通时代,江河湖海是人类交通运输的主要凭借。鄱阳湖是水交通时代沟通中国南北大交通的一条主要水道。
据《汉书》等有关历史记载,早在上古商周时代,干越人就是由鄱阳湖水道进入中原的。也就是说,鄱阳湖水道早在先民南北交流的活动中就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
到了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呈迅速发展态势,不仅国内南北物资交流量增多,而且“海外诸国”亦与中国“日以通商”,大大增加了南北交通的需求。为此,隋代开通南北大运河,以运河沟通江淮水系。这条由运河—长江—鄱阳湖水系构成的东部水上交通线,与西部由汉水—长江—鄱阳湖水系构成的水上交通线相呼应,形成了又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的水上大通道。很显然,鄱阳湖在这个大交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所以,史籍称九江“襟带中流”,为“舟车冲要”。
鄱阳湖水道在水交通时代的这种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因为现代交通的崛起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晋代之前,由于经济尚不发达,物资运输量还不多,鄱阳湖水道还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战国时,吴楚之间的多次战争中,鄱阳湖水道每次都成为他们运输兵员和粮草的重要通道。三国时,鄱阳湖水道一直都是东吴水军的主要基地和水运交通的必经之路。晋代之后,鄱阳湖水道同时也是大量商旅物资转运的交通要道。
鄱阳湖水运最主要的物资是漕粮。所谓漕粮,就是我国封建时代东南地区向朝廷缴纳的税粮。 元代九江的漕粮储运十分繁忙。“转谷之舟络绎不绝,即俭岁亦橹声相闻”,就是当时粮食转运繁忙情状的写照。
茶叶也是鄱阳湖水运的大宗物资。在南北交流中,尤其自唐代之后,茶叶的储运也成为鄱阳湖水运的大宗物资。
瓷器也是鄱阳湖水运的传统物资。宋景德年间,昌南镇因烧制精美的御用瓷品而名声远播,遂改名景德镇。其后,景德镇烧瓷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元代以后,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大批远销海外。景德镇瓷外运,仍以水路为主。水路外运主要为南北两条路线。北线是先装小船顺昌江而下,到鄱阳县换大船,入鄱阳湖,经长江到九江集散。既销往全国各地,又运销日本、朝鲜。这是景德镇瓷外运最主要的渠道。特别是由九江至东海各港这条运输线,是古代长期形成的一条主要商旅路线。
鄱阳湖传统水运的物资还有大量的食盐、夏布、药材、鱼苗、苧麻、木材等等。
千百年来,南北交流沟通的历史,在鄱阳湖的悠悠水道上,创造了湖区一代一代的文明和繁荣。特别是进入近代鄱阳湖流域内港轮船航运业兴起之后,鄱湖流域的港口、城镇迅速崛起,以吴城、姑塘为代表的名镇在鄱阳湖水运中演绎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