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后,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这一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陶瓷制作技术,又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因此就有了世界"瓷国"之称。
在中国这座博大、高雅、渗透着亿万劳动人民血汗结晶的艺术殿堂里,陶瓷是一束瑰丽璀璨的艺术奇葩。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都有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陶瓷名家名厂。然而,作为异军突起的山东省临沂市罗庄陶瓷,却以她自身的特殊优势,成为名扬中外的"鲁南瓷都"。
罗庄陶瓷,不仅是临沂陶瓷的代表,同时又是研究山东陶瓷和中国陶瓷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罗庄陶瓷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陶瓷的发展和起源是息息相通的。因此,探索罗庄陶瓷的起源与发展,不能孤立地按地域分割来研究,而应将其置于中国陶瓷的研究之中。
关于中国陶瓷的发明和起源,近年来,一些历史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在不同地域环境的生存条件下,先后开始了陶瓷的制造,并以江河流域为依托,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以黑陶工艺为显著特征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区,是一处独立发展的地域,它以山东境内北至潍坊,东至日照,西至曲阜和南至江苏淮河以北这一广大地区为轴心,呈四周扩散的态势。
大汶口文化以前的北辛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文化遗址。这时的制陶工艺颇具原始意味,火候较低,坯体较厚,手制痕迹十分明显,陶器造型也比较单调;但其中发现的两件陶器底部表面上印有规整的席纹,具有陶瓷起源的研究价值。其中一件陶盖鼎,虽然质地粗糙,装饰简朴,但对于器物造型起源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启发。视其鼎身,无疑与某种自然形态相契合,明显带有模拟植物中的瓜类或动物中的头盖骨等特征。随着思维的发展,堆砌支架逐渐被随身粘撮的"鼎足"所代替,综合为鼎。这件充满稚拙之气的"陶盖鼎",体现着模拟艺术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可以说是沂蒙陶瓷文化"物以致用"原则的启蒙之作。
以磨光黑陶器为显著特征的龙山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大汶口文化的造型成就,使陶器形体美不断深化和演变,从而达到史前陶器造型艺术的高峰。早期典型龙山时期的陶器,以临沂大范庄出土的30多枚高柄镂空黑陶杯为代表。这种器物没有五彩,没有装饰,纯真天然,朴实无华。形态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在此得到溶融、纽结、演变,从而再生出一个新的仪态的风范。1980年4月,在临沂罗庄区湖西崖出土的黑陶高柄杯,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陶器。这一时期的陶瓷,其显著的特点是造型灵巧,胎质细腻,漆黑光竟,薄如蛋壳,故被命名为"蛋壳陶"。"蛋壳陶"已在沂蒙山区的10余处遗址出土,从发现的数量看,约占己发现的全国的文化遗址的半数以上。
沂蒙山区的制陶业,自北辛文化时期开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不论其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制陶业始终是临沂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这个支柱产业的发祥地,也始终以罗庄、付庄、朱陈、湖西崖等村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这里的瓷器制品,是在制陶业的基础上创造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起源之考究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早期瓷器"形成于东汉时期;一说"原始瓷器"在商代就已出现。从临沂城西红埠寺发掘的古瓷窑址考证,远在西汉初年,临沂地区已开始了原始陶瓷的制作,至明、清,在临沂城南逐渐形成了以朱陈、湖西崖、罗庄、付庄等村镇为中心的手工业陶瓷作坊区。
临沂罗庄陶瓷源渊流长,除历史记载外,在罗庄周围的村镇中,不乏历史的证据。在罗庄区罗西乡的后黄土堰有瓷窑遗址一处,据考证就是在唐宋朝代兴建的。这里的地下一米处,就有碗、盆、罐等瓷器碎片,再往下挖,则有明显烧过的黑色土坯和破碎模具。同时,在村民李延训的宅基地西边,还有一个大头0.5米,小头埋在土里,具有25齿的大型石碌碡;在村民李德润家门左边,也有一个光滑的大石碌碡;在黄土堰村前,还有一个大白石碌碡。象这种奇大、特殊、带槽齿的大型石具,都是用来研磨陶瓷原料的。这里原是"商贾云集的陶市",后来,历遭兵革之变,而变得荒无人烟了。
另据历史考证,临沂罗庄区盛庄镇王三岗村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有灰砂陶、红陶、黑陶等多种陶器被发掘出土。到明清时,罗庄、湖西崖、付庄、朱陈已成为规模较大、作坊集中的陶瓷制作中心和集散地。这里所生产的缸、碗、罐、坛、盆、碟及砂壶、蒜臼等黑釉粗瓷产品享誉苏北、鲁南、皖北、豫东,成为这些地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为什么罗庄陶瓷几经磨难,却能够发展壮大,这是因为这里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此处汇集了一大批民间陶瓷艺人。早在明末清初,在躲避兵荒马乱、地震水灾的年代,一群身怀绝技的山西喜鹊村的窑工,纷纷投奔到这个遍地充满陶瓷原材料和燃料资源储量丰富的地方。其中有周姓、孙姓两家窑业大户也从外地迁来,就在罗庄以西的朱陈村落户扎根了。二是罗庄当地的陶瓷原材料和燃料资源,这在当时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统计,以罗庄、朱陈等地为中心,就有大青矸、焦宝石、紫土、石英粉、瓷石、粘土、大青土、黄矸、黄药土等数十种陶瓷原料,再加上储量丰富、分布面广的地下煤炭资源,奠定了罗庄陶瓷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尽管罗庄一带具备陶瓷业发展的天然条件,但在战乱的年代,几经摧残,几经磨难,那些星罗棋布的私人陶瓷小作坊,怎能承受得起这天灾人祸?到临沂解放前夕,这里的私人作坊己纷纷倒闭,陶瓷厂家所剩无几。
罗庄陶瓷工业的发展,在解放前经历了曲折多难的道路。解放后,凭借罗庄陶瓷原材料、燃料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陶瓷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才逐步走上正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陶瓷工业的进展,使它走过了不少弯路。纵观解放后罗庄陶瓷近50年的沧桑巨变,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即1949年10月至1953年。这一阶段为恢复和重建阶段。上面谈到在罗庄解放前夕,当地的陶瓷厂家所剩无几。罗庄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以罗庄、付庄、朱陈、湖西崖为中心的陶瓷业,主要是碗、缸、罐、坛、盖、碟、茶壶、蒜臼等粗瓷黑瓷,以个体经营为主,迅速在这里建起来多家小型瓷厂瓷社,形成了星罗棋布、村村冒烟、家家作坊的新局面。第二个阶段:罗庄陶瓷的由粗变细、由黑变白的阶段。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罗庄建成一批陶瓷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主要以临沂瓷厂和临沂陶瓷一厂、二厂、三厂为主,各厂家纷纷进行由粗变细、由黑变白的陶瓷产品研制,并都以白粗瓷为主白细瓷为辅生产日用瓷,这是临沂罗庄陶瓷发展的第一次大飞跃。但这个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驴拉碾,脚踩泥,成型手拉坯,干燥靠太阳",这正是当时手工劳动的真实写照。第三个阶段:自本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至70年代初,本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陶瓷生产由手工劳作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这是临沂罗庄陶瓷工业的第二次大飞跃。各陶瓷厂家所从事的原料粉碎、练泥和产品成型均实现了机械化,烧成也均由直焰窑改为机动隧道窑。这种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实现,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也使劳动生产率得到几倍、十几倍的提高。第四个阶段: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10年时间,临沂罗庄陶瓷出现了第三次大飞跃,这就是陶瓷产品由单纯内销转变为内销外销并举,改变了陶瓷产品只能内销不能出口的局面。随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陶瓷产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出口产品也由一般的杯、盘、碟等单件向餐具、茶具、酒具、工艺美术等成套产品发展,使临沂罗庄陶瓷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而且外销量逐年增加。第五个阶段:临沂罗庄陶瓷全面振兴、全面发展的阶段。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近20年的时间,罗庄陶瓷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产品结构上讲,除杯、盘、碟、碗和餐具、茶具、酒具、烟具、工艺美术瓷等日用瓷产品外,以墙地砖为主的建筑陶瓷又异军突起,临沂罗庄陶瓷批发城成为全国少有的大型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商品集散中心。从陶瓷厂家的数量看,市属临沂瓷厂和原临沂市陶瓷一厂、二厂、三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起了数十个初具规模的陶瓷厂家。从企业的性质来分,不仅有国有陶瓷企业,还有乡镇办、村办、个体办陶瓷企业,还有联合体和中外、中台、中港合资陶瓷企业。从营销角度分析,罗庄陶瓷产品不但满足国内客户,而且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东欧、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口创汇大户。应当说,作为临沂罗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陶瓷工业,在这个时期迎来了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春天。
1994年12月17日,根据国务院131号文的批复,临沂撤地设市,设立了罗庄区。这是罗庄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自此,罗庄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进人了新的发展历程。罗庄的陶瓷工业也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迎着初升的太阳,阔步跨人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