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明:佛山陶瓷的生产基地可以转移 探索总部经济模式
广东东鹏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新明:“佛山陶瓷企业的生产基地不一定放在佛山,可以向外地、有环保容量、有成本优势的区域转移,探索总部经济模式。”
赶走污染,做强陶都,佛山陶瓷龙头企业如何在未来的持续发展中担起产业发展的重任?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广东东鹏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新明近日接受采访时指出,佛山陶瓷的未来发展方向,不应仅停留在规模发展上,更应该着眼更高层次,在现代陶瓷服务业上下功夫,弥补佛山陶瓷产业服务上的短板,真正把佛山做成世界级环保型陶都。
生产基地外设 总部留下
“佛山陶瓷企业的生产基地不一定放在佛山,可以向外地、有环保容量、有成本优势的区域转移,探索总部经济模式。”何新明认为,随着佛山城市化的提速,对环保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陶瓷企业不可能永远停留于规模的扩张上。
据了解,东鹏目前已经在山东省和本省的清远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生产量占总量三分之二,石湾生产基地的产量仅占三分之一,但品牌、研发总部、企业的根还是在佛山。何新明指出,东鹏作为佛山陶瓷产业龙头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石湾的陶瓷文化。“随着东鹏的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基地无论设在哪里,关键是对佛山陶瓷文化等各种资源进行传承,不断提升佛山陶瓷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陶瓷领域第三产业 是短板也是诱人蛋糕
提及佛山陶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何新明中肯分析: “佛山不能只在制造陶瓷上出名,更要在卖陶瓷上下功夫!”他认为,要想真正做大佛山的陶瓷品牌,就要在物流、研发、营销上下功夫。他认为,佛山在陶瓷领域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可观,如果做得好可能比现在依靠单纯的生产获取更大利润。在陶瓷专业市场上,佛山虽然起步早,但是目前在全国的陶瓷专业市场里,档次是比较低的。2002年,中国陶瓷城正式启用,提升了佛山陶瓷第三产业的档次。佛山陶瓷这么大的产业,没有几个高档次的专业市场,与佛山的地位不相符。
“佛山陶瓷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停留在规模上发展,更应该着眼更高层次,在品牌、技术、物流上下功夫。”何新明认为,完善现代陶瓷服务业,就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物流队伍,借助各种交易会平台走出去,主动配合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规划,提升软实力。
中国陶瓷城 二三期拟启动规划建设
目前在佛山陶瓷产业中,物流业是企业各搞各的,形成小而全的粗放模式。陶瓷产品是一个笨重的产品,其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而是一个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客户服务、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统一物流服务大平台。
经过几年发展,第一期的中国陶瓷城已发展成为中国建陶出口的重要基地。但何新明认为,中国陶瓷城第一期目前还只是一个展销的平台,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陶瓷产业物流大平台,信息化平台目前还没有建立,陶瓷产品比较笨重,运输成本比较高,佛山陶瓷产业更加迫切需要高效、专业的物流平台进行推动、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创造条件。
目前东鹏在发展陶瓷第三产业上,已付诸行动,计划在中国陶瓷城一期的基础上,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规划建设发展第二、三期,进一步在陶瓷服务业上有新突破,通过做强陶瓷领域第三产业,成为集品牌、技术研发、营销服务、物流总部为核心的世界级环保陶瓷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