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佛山以铁的手腕对现有陶瓷企业进行分期、分批整治,大批土生土长的陶企被“赶”出了家园。陶企转移后,光南庄就腾出了万亩“良田”。谁都知道,这些良田寸土寸金,将来作何用呢?这边政府官员发了话:禅城作为广佛经济圈的第二核心区,在全国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已经不再适合陶瓷等行业的低端企业在此发展,需要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展高端产业。
那么,作为全球瞩目的“建陶名镇”是否就要从此消失呢?有人心里一急,就喊出了打造陶瓷“总部经济”的口号,以延续当年雄风。
“总部经济”是只什么鸟?
书上说的:“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
“总部经济”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请注意“高端”二字。正是“总部经济”这么一说,仿佛我们就改头换面与“低端”划清界限了,就顺应政府的“高端”定位了。
“总部经济”喊出来了,但也有人“心虚”,因为这日子似乎过得跟以前没两样:行业里的人才跳来跳去还是那些面孔,资本注入依然“冷水烫猪———不来气”,信息依然满天飞,产品抄袭依然如火如荼……有人将陶瓷业现状归纳为“四多四少”:仿造的多,创造的少;共性的多,个性的少;大路产品多,精品少;杂牌的多,名牌的少。于是总有人想跟“总部经济”折腾点儿事出来,新产品没精力也没能力开发,那就盖几幢豪华的营销中心吧,大楼往那儿一矗,仿佛“总部经济”就落地生根了,这名头也气派了。
是这样折腾的吗?当然不是。
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总部经济”,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不仅技术要创新,经营制度也要创新,尤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产品设计创新方面,应力图在中西方中建立包容的产品文化,以满足和倡导消费需求,实现市场价值。不再靠推出“新、奇、特”做噱头,而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提炼”和“升华”,打造核心产品,树立稳定的风格,追求人居环境整体和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创设计。
在渠道创新方面,应全力推动制造与商业结合的品牌运作模式,从缔造产业品牌,延伸到缔造商业品牌。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摆脱只是局限于产品优秀的企业运作,从而进入品牌营销创新的广阔天地。再就是建立样板市场,特许经销与直营专卖,海外市场自主品牌销售通路等,搭建起自己的大市场体系,从产品优秀到掌控终端,从售卖陶瓷产品到家居生活方案提供商,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才能给自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然,我们虽然建起了营销大楼,但还是像摆地摊一样,等客上门,出口价卖得比内销价还贱。
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笔者认为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创新的深化:一是企业战略定位的创新,既然要打造“总部经济”,那么下一步怎么取得突破性的新发展,首先要做好新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在技术和制度之外,改变观念,树立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理念;二是运营机制的创新,现阶段怎么解决生产地与总部的规范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问题;三是把握好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过去创造了辉煌,未来要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超越自我。这样,我们的“总部经济”才会有生命力,也才会更加生机勃勃!
最后,用一句诗来祝福一下我们的陶瓷“总部经济”吧: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海。